没有魔杖,老师也能成为“心灵魔法师”

 

工作半年后,我向校长提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在学校里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我们是乡村学校,但是校长非常支持我的想法,经过学校行政会议通过,我们将为八年级的225个孩子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活动课。


这225个孩子中,有60%左右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外务工,甚至有五六个孩子周末独自在家生活。青春期的他们会去探索美,有的孩子从网上买来染发剂给自己的头发上色;他们会去探索朋友的定义,有的孩子因为害怕失去朋友,在一声邀请下冲锋在前参与不明是非的群架;他们会去探索自己的权利,有的孩子在被一些严厉的老师直接批评后,会情绪失控而拒绝参与课堂。甚至少部分孩子在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我们想通过心理课堂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并让正处在青春动荡期的他们,生长出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能力。


图片3.png


心理课的开设,让心育的种子找到了扎根的土壤。我也在这片土壤中开启了心理健康教育从自我摸索到专业指导的跨越。
最开始,我自己购买心理教材和优秀教学视频,开启了认识情绪一课。我告诉学生情绪的种类,教授他们调节情绪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把以上内容熟记于心,上完一堂课发现心理课变成了品德课。这违背了我心目中心理课的样子——提供一些活动或者情境让孩子去体验感受,进而获得心灵的成长。


我尝试着改变上课的模式,进行第二次探索。丢弃说教,注重孩子的体验,但是课堂里却只有玩耍的味道。思品课又升级为了游戏活动课。

前面的惨痛教训触发我进行了第三次探索,如何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感受。这时得知日慈公益基金会和组织TFC有合作。我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把学校的情况以及我们需要的帮助发给基金会,竟然成功申请到了“心智素养课程”。


在日慈公益基金会老师以及心智素养教程的帮助下,我开始重新设计心理课。首先在课堂开始之初,进行心理课小组建设以及课堂规则的制定。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取名、制作组牌并且举行小组发布会。看着孩子们举着自己的牌子,在我和其他孩子们的鼓励下一齐大声说出:大家好!我们是某某某某,宛如明星组合出场。教室里爆发出一阵阵掌声,绽放出一张张笑脸。


在心智素养课程的陪伴下,八年级的孩子们平稳度过了青春动荡期,并在学年的考试中也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当孩子的内心汲取到足够的能量,他会生长出积极探索世界的能力。 


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