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向往阳光:比起解决事件本身,更应去了解孩子的内心


罗娜,2016级志愿者教师项目成员,任教于贵州省威宁县羊街镇羊街小学,是一年级五十二个孩子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本地区项目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支持)


小安是罗老师班级里年龄最大的男孩子,9岁了,但是样子看起来却很瘦小。报名的时候罗老师被告知小安是个孤儿,从小和姑爹生活在一起。小安跟罗老师说话的时候眼神总是在闪躲,一开始罗老师只当他有些害羞。上课不专注,爱做小动作,易于同学发生冲突,罗老师想这可能是一年级孩子的特点。直到一天,在开学不到两周的时候,小安和三年级的学生打架,鼻子流血了。罗老师立刻赶到现场,这一次罗老师在小安的眼神里看到的不是害羞,没有闪躲,而是暴戾。罗老师决定,到小安家去看看。


家访后得知由于之前爸爸有暴力倾向,姑爹又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小安的教育一向是“不乖就打”,于是造成了小安现在的性格。幸运的是,小安现在得以和哥哥大嫂生活在一起,从轻松的交谈中,可以看到这个小家庭是幸福的,哥哥嫂嫂对小安很关心,也很爱护。这让罗老师放心了很多。


第9页-罗娜文章配图1_meitu_1.jpg

第9页-罗娜文章配图2.jpg

罗老师知道,家庭的温暖,是小安这个从小生活在一个残缺的家庭以及家庭暴力阴影下的小孩内心最为渴望的东西。虽然不能代替家长给小安一个家庭,罗老师却一直尽其所能给小安温暖和关注。每当小安与同学发生冲突,罗老师都用温柔的态度和小安单独交谈,了解小安内心的想法。有时候小安与同学打架比较严重,罗老师会告诉小安:你打架了,哥哥嫂嫂会很担心你。罗老师深知小安最在乎的是什么,果然听完这话,小安会皱皱眉头,好像想起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然后怯怯地说:我以后不会打架了。


在罗老师一学期的耐心陪伴下,小安与同学的冲突越来越少,新学期开始,大扫除的时候小安的拖把不小心撞到了班上另外一位同学,罗老师心里一紧,会不会又吵起来?可是,小安很及时而且很诚恳的说了句:“对不起”。看到这一幕,罗老师心里暖得好像开出了一朵花。


班里另一位小孩,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母亲从小抛弃了他,父亲外出打工三年未归,但是奶奶开朗乐观的性格深深影响着他,让他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也成长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孩。即使这样,在语文课上遣词造句的时候,他还是会带着渴望又失落的表情造出许多关于“妈妈”的句子。罗老师知道母亲是她永远无法完成的角色,而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地关心这个孩子。


第9页-罗娜文章配图2_meitu_2.jpg


罗老师深深了解,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性格有着最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罗老师不断做着家访,当走近孩子的生活,更让罗老师坚信,每个小孩都不一样,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想法,也有着不一样的需求。不管是什么样的需求,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对症下药,而不是根据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表象仓促定夺。


罗老师说:“每个小孩都不坏,是他们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们不一样的性格和秉性。他们有的长在温室,有的长在山涧,有的甚至长在暗沟。不一样的环境,给了他们不一样的心理,但所有的小孩,始终都向往着阳光。老师能做的,就是永远给他这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