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妮

—— 沟通有道:师生沟通,从“好玩”开始

陈依妮,2016级志愿者教师项目成员,任教于云南昭通马树镇捷豹路虎希望小学。


某天,小y刷新好友积分榜,发现陈老师居然名列其中,按下礼物键,却迟迟未得回复,最终按耐不住好奇,直接发问:“陈老师你也在玩王者荣耀?!”微信另一头,按耐住质问冲动的陈老师回复:“朋友推荐,玩了几盘,手机卡死就卸载了。”也因这个契机,两人开始了不曾有过的对话内容,从游戏到手机运行内存。第二天,又有小q赠与金币,进而拉入他们的游戏群中,丝毫不怕陈老师摸清其底细。

陈老师意识到,站到另一个年代群体的对立面是那么容易、不自觉,即便老师能和学生讲起小时候偷玩游戏、在被窝里看漫画的糗事,也没有打从心底包容他们类似的、不同时代语境下的情况,会带着轻视的目光看他们,会轻易下评语:幼稚。而当老师能真正地放下身段,融入孩子的世界,将会对他们多一些理解,沟通也会更有意思。

陈老师开始重新去看待那41张熟悉的脸庞,当放下曾经的评判,那几个曾老需要单独谈话的男孩子,简直是换了张白纸再来过,其中一位孩子的进步和突出表现尤甚。当陈老师在某一方面赞赏他时,惊异地发现他已开始完善另一方面。诚然他仍像过去一样古灵精怪,在课上回答问题一半是出于让班级哄堂大笑,但陈老师微笑着赞赏其切中题意的部分,并提出希望,要是更文雅些就好了。那孩子果真不再开粗鲁的玩笑,而变的风趣起来,课上小情景剧有他在便不至于冷场,不久后又进入话剧社,开始认真学习相声表演,终于将有更大的舞台去施展其才情。

班上学生开始住校,陈老师常去宿舍与学生交流,提要求时不忘“卖萌撒娇”,效果出奇得好。寝室的矛盾,渐渐形成班上的讨论解决机制,隔段时间开个会,老师成为第三方或协调者,卸下仲裁者的身份,学生很乐于将问题抛出来,也会主动坦诚自己的过错。

在班级管理上,为纠正一些老毛病、坏习惯,陈老师发明了两个方法。一个是“最后一次”,比如说,学生习惯在桌子上打草稿,一次边讲到关于桌子上画画的故事,边让每位同学在桌子上尽情涂鸦,接着宣告这是你们最后一次在桌上涂写了。此后偶有学生再犯,只需轻轻提醒“上次说好的最后一次”,他会马上住笔,且尚未见第二次提醒者。另一个是“大家一起来表演”,比如学生进出班级的门,似乎无论怎么关都会发出“砰”的声响,干扰到其他同学,陈老师让每位同学一个一个表演上课迟到报道的一幕,进入教室后轻轻掩上门,再加入各种小情境让其发挥,表演过程中笑声不断,效果也显著。其后学生会互相提醒对方,那是“最后一次”或这才是“应该做的方式”。


陈老师说:“既然孩子最注重的是好玩,何不正中他们的下怀,同时让自己的教育目的顺势而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