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小教育教学十日谈——两年鱼小教育教学浓缩篇

大梁

(2011级项目成员,任教于河北丰宁鱼儿山镇明德中心小学)

 

    假如把这两年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分成十份,每一份当做一天来算,我在这里所说的十日谈就可以理解为我在鱼小这两年时光中教育教学工作上的一些感悟与体会。

  

第一日

    姻缘巧合加入“为中国而教”做一名志愿者教师,和多数加入到这个项目里的志愿者不一样的是,我选择做志愿者教师的原因不是放在“爱心”上面,眼前的那些活生生的个体才让我心里无限向往——我要与他们一起快乐成长!

    

    既然是支教,所以校点一定是被放在了一些急需教师的地方,我从开始就没有想到学校的外貌怎么样,到底是在破旧毛草屋里教课还是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里。学校如果破败,它可能需要我去做一些事情,学校如果“豪华”到堪比城市里的学校,它一定也是要我去做一些事情。

    

    现在在一所硬件条件非常好的学校做志愿者教师。直到现在我写这篇文章,即将结束两年支教生涯时,校园里的学前班平房刚被夷为平地,说是要建一个两层的小楼。去年学校盖了现在教学楼旁边的一座三层小洋楼作为孩子们的宿舍楼,还为住宿的老师建起了周转公寓和一个豪华的大餐厅,教学楼前也装上了LED显示屏。学校里的硬件条件可谓是日新月异。


     国家正在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高,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了,但是国家GDP的4%投到教育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校硬件条件的不断优化与升级。大概在四月份的时候,我们这里县城的教育局就已经开始逐步实施校车项目——政府出资购买校车并配置司机,为解决撤点并校后住宿生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奔波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个三块钱营养餐计划,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所有这一切在鱼小工作期间都深有体会,既为这种重视“教育”的行为拍手叫好,还有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感受深刻的一种隐痛。这种隐痛最深刻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师资源的稀缺。

 

第二日

    学校的硬件条件充裕并不能说明这个学校是多么优秀。能证明一个学校优秀的一定是这个学校的主人——孩子们。擅长学习的孩子在考试中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喜欢画画的孩子能有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喜欢朗诵的孩子、喜欢写作的孩子、喜欢体育运动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要你擅长和喜欢,学校就可以实现你小小的愿望,让你不断增加未来向上成长的信心,这样就好。我在这里当然说的是我对于一个小学校园的期待。

    

    刚到鱼小就被委托以重任,接了学校仅有的两个毕业班的语文课,还有一班的班主任。现在想想那时轻描淡写在校长面前接下这责任,经过第一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的磨练,才觉得当时年少轻狂。

    

    对于毕业班,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似乎在学校教育中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和家庭的焦点。毕业班的学习成绩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只要是有点关心学校教育的人,都喜欢把毕业班最容易考量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准。第一年带毕业班的时候,只知道和我搭班的是学校的主任和校长级别的、教学和管理经验都很丰富的老师。毕业考试的成绩也不比往年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孩子们到初中之后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彼此间那经过一年仍然温存的友情,让我心里觉得无比欣慰,这也是我对于学校教育的一种向往和希冀。而我这个嫩芽子是第一次真正在课堂上讲课,更别说让我当一个四十个孩子在学校的父母亲的职责了,虽然有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困难重重,但仍是迎难而上,后来想想我那个时候的勇气和力量正是来自于孩子们最纯真的表现。

    

    在第一年的毕业班管理和教学中,自己有意无意地在电脑上记录了许多当时发生的事情和感悟,也正是因为第一年的不断总结与反思,才让我能在即将离开鱼小时,再次把那些过往酝酿在文字中。来鱼小的第一年是我在这两年中遇到困难最多,成长收获最多的时期。从岗前培训结束,选择来到鱼小,我就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校长又信任地把毕业班交到了我的手里,我自然义无反顾把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作为我每天的重中之重。即使是吃饭睡觉,即使是每一次或长或短的假期,我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向上生长,既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还要培养孩子们自由的人格。因此在项目组线上线下组织的一些活动中,我也都是低调地敷衍过去,我那时的精力的确很不富足。和孩子们相处,作为一个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或是课余时间他们认为的哥哥,我自己要想和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第三日

    从进班前几位老教师对我说的我接手的班级里的各种棘手状况,到毕业前班里的秩序井然,虽然在管理中有许多纰漏和教训,但是自己对于班级的管理还是知足的。

    

    先严后宽,严宽相济。这是很早在一些教育学读物上就了解到的班级管理技巧,也是刚接手毕业班时感触最深的。在第一年与一些同样刚入职的志愿者教师交流中,他们好多人都说到课堂或者班级管理中的难题,刚开始孩子们还都谨慎行事,当孩子们已经熟悉你之后,就开始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或者班级管理无效的情况。总结原因,大都是因为在孩子们考察你的过程中你总是以笑脸相待、和蔼可亲,可谓是犯了刚入职的大忌。

    

    还记得我第一天来到这学校,中午到的,被安排好教学任务,并没有第一时间到教室里面去认识孩子们,而是简单地在班级的黑板上写了我的名字“大梁”(这里没有用我的真名“梁震”也正是想孩子们叫起来亲切,这就不自觉拉近了关系),然后简单介绍了自己来自哪里和即将担任的职责之后,就回宿舍收拾行李了。期间孩子们的一些问题我并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

    

    等第二天的时候我就带上了“自我介绍”的教案去班里上了第一节语文课。忘记形式是怎么样的了,只知道那节课后自己还是不记得那些孩子的名字。但是收上来的一些写好自己的姓名、爱好、家庭住址的纸片是对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很有用的。这样一节自我介绍课,写一些东西,可能就会让孩子觉得你严谨。不管形式怎样,总之,第一堂课你就开始树立自己严肃认真的形象就对了。至于亲不亲民,你不用太担心孩子对你是否爱戴,因为这些大都表现在平时你与孩子们相处的生活中,而不只是在课堂上。

    

    开始的至少四个学习周里,基本都是你和孩子们互相了解的过程,你完全可以无视之前周围对于你们班孩子的消极的评价,而且你要树立起在这段时间见证彼此成长进步的信心。最重要的是要把这种信任感通过课堂内外与孩子们相处的方方面面传达给他们。面对孩子们的良好表现你首先要学会仔细观察,然后给予准确的积极评价或者小小的物质奖励,最好能把这当着最多数的人发扬光大。对于孩子们出现的一些或大或小的成长中的错误,你也不必太惊讶,除了私底下对他的批评或者惩戒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让他感觉到你是站在他的一边,与他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

    

    第一周我的班级里就明确了班级的文化主题“我的未来我做主”,不管是接下来班级文化墙的建设、班规的建立还是班干部职责的明确,我都会让孩子们尽量参与进来,而我只是作为“班级特邀嘉宾”的角色参与班级管理。接下来各项班级文化活动的组织,都离不开班级里面那些关心班级建设的小助手们的参与。我大多时候都会只提供点子和简单的方案,再把这些点子和方案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告诉班级里积极踊跃的核心班干部群体,让他们自己做主。这样的想法很好,但做起来的时候,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很不适应,毕竟这是有违往常所有任课老师的管理习惯的,所以最开始还是得“辅佐”一下孩子们,时时刻刻给予他们以关注和支持,然后再慢慢放手。

    

    在课堂上维护好了自己的“尊严”,在课堂之外我会选择更多地去和孩子们在一起。每一次下课后,我首先会把课上用的材料放回办公室桌上,要是没课,批完作业,自习课的时候,特别是在吃完饭之后的一段时间,我都会在教室里或者操场上与孩子们在一起。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做游戏,有时候我们谈天说地,有时候我可能仅仅是当一个听筒,去倾听他们成长中的欢笑与烦恼。正是在这些时候,我和孩子们才真正彼此增加了了解,我们在各自面前展现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第四日

    百密一疏,特别是对于我这个“菜鸟”班主任来说,即使我想尽了办法,每时每刻都在增强对班里每个孩子各个方面的了解,也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有些成长中会遇到的疑难杂症却是我和孩子们都解决不了的,至少在我们彼此相处的这段时间是解决不了的。

    

    在作为高年级的毕业班管理中,我一开始就尤其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因为我知道即使我再怎么尽力去给孩子们积极的影响,对于每个孩子的了解和影响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对于我平时,带两个班的语文课,下课除了备课写教案,和孩子们相处,还有自己的一部分私人生活。虽然在最开始的一个多月里我按照假期家访计划,对班里一大部分的孩子进行了家访了解,但是这种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对孩子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就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跟踪了解。有一段时间,尤其是班里的几个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自己总会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焦急。一次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导致“心理问题”,食药过量导致昏厥;另一次一个孩子因为“心理问题”临近毕业几天偷偷逃出学校徒步回家。这两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班级管理最得心应手的时候,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反思,对于教育也有了一些不同的感受。

    

    教育绝对不是万能的。即使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也不一定对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还要看这个受教育的人本身对于这三者教育的接受程度。而这三者教育产生破裂或者不能有机结合的后果更是人所不能预料的。现在想来一些教育失败的例子背后除了追究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教育责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追究一种教育的伦理。教育从来不是闹着玩的,搞好教育更不是闹着玩的,没有教育万万不能,但教育也绝对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所以当你眼前的某个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追究问题背后的原因,等到你觉得你已经在学校给了他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也已经跟他的家长取得了必要的联络,跟着他一起解决发生在他身上的问题,你就没有必要为他发生了一次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再苦恼。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最重要的就是你要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第五日

    没有任何学科教学经验,我却担任起了毕业班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那个时候偶尔会开玩笑说,这一届鱼小毕业生最终的语文水平是由我决定的。这其中既有对自己的戏谑,更多的则是对自己身上的压力的感受。

    

    一开始的这“初生牛犊不怕虎”还真是由于当时对于自己工作的不了解。如果说第一年毕业班的班级管理是如鱼得水,那么在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则是拖泥带水。到第二个学期的时候,自己也深深地意识到那时的重担。因为第一个学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班级管理上,所以在语文课上虽然也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备课的时候特别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是顾此失彼——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知识变活,把刻板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却被弱化了许多。尤其是在毕业考试总复习当中,自己的感受更是明显。

    

    理论上知识与能力不分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同步进行,但是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手,满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真要实战起来就会完全败笔,特别是在考试成绩中,因为自己选择的是以人为本,因为自己选择的是素质教育,因为自己是菜鸟。正像是在生活中的众多选择的时刻,那一刻我就选择了一条人烟稀少的教育路。当许多班级都在那里每个生字词都要每个孩子写会的时候,我心里清楚地知道我们班里的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面对每个生字词都像是一道门槛。而考虑到我们仅仅相处的一年时间,我能做的可能就不再是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记住每一个生字词。当许多班级的孩子都在为一张张考试卷的60分、70分、80分、90分和100分而“奋斗”的时候,我和我们班的孩子可能还在为争取做一张超越其他小组的漂亮的手抄报而绞尽脑汁。当许多班级的孩子都在埋头苦干完成作业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那里捧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也或者干脆就在操场上听见他们的欢声笑语。我们班的孩子心里非常清楚我这一个菜鸟班主任另类的带班方法,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真正成了一家人,我们在一起感受学校生活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

    

    在沿着时光隧道找寻第一年我和孩子们幸福回忆的时候,我的眼里不禁又涔满了泪水。中午放学我正要去吃饭前,在办公室里突然来了个熟悉的面孔,她是我第一年带的毕业班里的一个孩子,她虽然只在班里待了一个学期后来转学到了县城里的一所小学,不像是毕业班在隔壁中学读书的那些孩子一样,与她见面的机会非常少,中间有次她来学校看望我,很遗憾当时因故没见到,这一次相见就是一年后的相见。而与毕业班孩子的每一次相见都是让我感觉异常幸福的时刻。我简单问了问她的学习状况,她说她在这次考试中考了年级第三名,我说她的学习成绩真是进步很大呀,是不是平时补习什么的,她说没有,我说那肯定得是自己加倍的努力吧,她就点了点头。我又问了她自己和家长对现在的学习成绩都满意吧,她也点了点头说妈妈非常满意,最得意的科目是什么……问了些学习情况,又问了些现在生活的状况。每次和毕业班的孩子见面总能听到各自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时时刻刻会为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感到欣慰,欣慰我在他们儿童时期最后一年与他们一起经历了成长的点点滴滴。

    

    刚刚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慢慢习惯弯腰与他们平视。与毕业班这些孩子们一起度过这令人难忘的一年之后,我开始发现我能把自己大人的心放下,做一个他们眼中的大孩子。

 

第六日

    第一年毕业班的故事还在自己的记忆中酝酿,愈发沉香,第二年鱼小的时光还要继续。正因为第一年带的是毕业班,所以第二年就不得不再次被安排。加上与毕业班孩子们离别的感伤,心里也没多想接下来一年会做些什么。只等开学,在学校教务工作上被安排了四年一班的语文课,三年三班的科学课,六年二班的科学课,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工作。除了语文课外,其他的几项工作自己一样都不了解。带着一种全新的尝试,我开始了第二年鱼小的教育教学时光。

    

    毕业班毕业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准备年底的考研,到第一年暑假回来就真正得投入到复习当中了,为此还专门在学校少科室里安排了一张复习的座位。拿到少科室的钥匙,这间跟教室一般大的活动教室里,除了陈列着各种鼓号的四个橱柜放在四个角落,还有几面大鼓和几面树立在教室后面的少先队旗帜之外,整个活动室什么都没有,就显得尤其得空大。在学校旧食堂里搜罗一套课桌椅,在平时上课期间我会把它们放到少科室里,放假的时候就会搬到隔壁的我的宿舍里。

    

    就在本来平平淡淡的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正在继续的时候,让人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少科室复习得越来越不安心,看见偌大而空旷的教室,再看看几个角落里的橱子上陈列的几张布满灰尘的小鼓,再想想自己身上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职责,我从那一刻开始就不自觉地放下了手中的书本,把自己投入到了辅导员的工作中。先是上少先队网站上学习基础的少先队知识,再从学校各个功能教室里搜刮了几张桌椅,把活动教室布置得满满当当。有了基本的硬件条件,又向之前一直负责少先队工作的解老师和广播站的左老师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证实确实没有完整的机构组织的时候,我就开始建立起由大队辅导员、大队委、中队委、红领巾广播站和监督岗组成的功能性的少先队组织机构。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就开始把74个人组成的少先队员骨干作为开展活动的核心,以少科室、广播站和监督岗作为阵地,以培养少先队干部的管理能力、搭建广阔的孩子们施展才能的舞台、提高鱼小所有孩子们的素质,进而使每个孩子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自我人格为所有少先队活动的目的和责任。就这样,从任课、考研和日常生活中又多了另外一件事情,而且是后来近一年最主要的事情——建立并完善少先队机构组织,实现基本功能的运行。

 

第七日

    专心去做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好很不容易,这是我很早就奉行的一条做事情的真理。学生时代以学业为重,把学业的事情做好就很不容易,工作之后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也很不容易。这么说来,单纯地去做事情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要想把事情做好,可能就需要你尽心竭力,甚至有时候牺牲一些其他与你手中的事情无关的事情,比如说你日常私人生活的权利。特别是在学校里与孩子们在一起,你更要平衡你的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办公室里,有很多老师就能很好地处理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朝九晚五的作息正像是真正的工薪阶层。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他们回家后学校里的什么事情都不用管的状态,毕竟这才是工作最真实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还在时刻工作,这个人一定会被称作“工作狂”,而我在那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和第一年班主任的生活一样的地方是自己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专注,不一样的地方是,这一次我关注的范围则是整个学校580多人。从影响一个班级到影响一个学校,从建设一个班级的文化到努力吹起学校的文明之风,我要做的事情不是简单的像人数一样的翻倍,而是一种无限扩大,这一点我并没有夸张。如果你说一个校长在学校中可以发号施令,应付好一件事情,那是因为他掌握着学校的生杀大权;但是如果只是被扣上了一顶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帽子,而且在学校里没有一个孩子对此有任何印象,这样的话自己做起这件事情就相当于在虚拟社会了玩CS,你死我活只不过是一种心跳。

    

    刚开始我就一直担心这种“虚拟社会”的状态,所以在建立少先队机构组织和实现其功能的时候就会努力跟学校实际挂钩。比方说监督岗的设置就是为了完善学校管理职能,广播站是为了拓展孩子们的语言和文字素养。后来在少先队职能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与学校管理不协调的地方,我也会积极调整与改进。这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在你不断调整与改进的过程中,最没有安全感的就是那些队委的孩子们。最早少先队礼仪文明岗的设立,只是简单的站在楼门口检查学校的红领巾佩戴和校服着装情况,有一次副校长作为学校安办主任对此就有点意见,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但是轮到他做值周领导的时候,就告诉楼前值礼仪岗的孩子们,说是在楼门前检查的时候容易造成拥堵,造成安全事故,那几个礼仪岗的孩子们就把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告诉了我,当时能从那几个孩子们脸上看出他们为做出贡献却得不到承认的不满,于是我就开始安慰他们,跟他们解释了其中的缘由。从此以后我就开始慢慢调整监督岗的位置,想来想去放在哪里都不合适,于是就闲置了监督岗。至今还在闲置中,这就成了下学期工作的一个新的重点。

    

    正是因为作为全校的大队辅导员,又把少科室改造成了少先队干的活动阵地,所以平时跟全校孩子们的交流就特别多。又因为少先队职能在实现过程中不断调整,我与孩子们之间对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在不断地进行反思与调整。截至目前,少先队的晚自习卫生和纪律监督岗仍然在有效运行,红领巾校园广播也已经基本完善,少先队里大多数的队干部都时刻坚守岗位。

 

第八日

    只要你努力地工作,在学校得到认可并不难。在自己放弃考研,专心做一个学校大队辅导员的时候,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认可体现在每时每刻,就是那一声声的“大梁老师好”就令我心满意足。虽然少先队活动的主题一直与班主任关心的学业成绩没有多大关系,而且相反有可能还会占用孩子们学习的时间,大多时候少先队搞活动都是由大队委传达,很少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本来想是减轻老师的负担,但是后来也发现些问题,在活动中班主任往往成了被动的角色,所以大多都只是妥协于少先队的活动,这是一个问题,以后自然会不断改进(我的意思绝对不是你自己去跟班主任沟通,而是尽量让孩子去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那时候越界行动当然很不地道,但是既然能得到其他教师的默许,自己就全当是一种支持,就已经很欣慰。

    

    做任何创造性的事情我想都会不同程度地遭受来自于各方的压力,有时候压力大到你喘不过气来,但是你还得去做,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现在学校里的少先队组织机构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事情去做,但是自己心里并不为此感觉着急,因为我看到了整个国家对于少先队的重视,特别是去年少工委连续发布的几个文件,让自己感觉到了一种希望。以前的少先队可能只是在一些节日活动上吹号打鼓,但是现在的少先队就是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校主人翁的舞台。而对于一个各项软性制度都不完善,或者即使完善但不能有效落实的学校,少先队发挥的作用可能就更大。

    

    越把一件事情看得重要,在做事情当中自然会越发多一些认真。而对一件事情做得越是认真,要考虑的事情就要越全面。在少先队的组织与建设中,创意和点子对于我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困难,立足点可能也让人觉得无懈可击,但是排除这些,隔着一层纸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就需要做更多的努力。自从少科室建成了一个少先队干交流室,专门设置了一本笔记本大家来交换心情,利用率就很好,后来自制了一个信箱却比不上它,还有一个专门建立的红领巾书架,大家可以自主选择阅读,部分书籍还可以自主借阅。少科室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都是我们在一起谈心交流的地方,这个被孩子们称为“幸福部落”的地方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而那个时候也把我们少先队从建立之初发展到一种繁华的景象。在校长室的一个角落里还有我们成立的红领巾广播站,这就又给少先队锦上添花。


当少先队正要往前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我却看到了这两年时光要结束的光景,闲置的监督岗要重置,队伍要重编,广播站还要扩编,一大堆事情还在等待自己去做。五一又接到学校通知,说是因为学前班盖楼,要把少科室充当教室使用,那天往外搬东西的时候,我跟孩子们开玩笑说,少科室最终实现了它最大的价值,但是自己辛苦搭建的这个少先队活动的主要文化阵地,这个有我和孩子们欢笑和泪水的地方就这样被充公了,自己怎能心甘?两年支教期面临结束,第一次升旗讲话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儿童节上即使自己忘词也和孩子们一起唱响的感动,还有孩子们那一件件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与祝福。一切的一切都让自己在即将结束鱼小生活之前心底五味杂陈。


少科室被充公后,虽然有孩子们带给我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感动,但是心情还是跌进低谷。少先队就像是一个渐渐失去动力的机器,除了晚自习监督岗还在运行,其他所有功能都被踩了刹车。心有不甘,但是无可奈何,这一切都是我的选择。再去听孩子们在耳边的各种喜怒哀乐已经不可能了,就连平常喊的那一声声“大梁老师好”,听进自己心里则充满了心酸。谁让自己选择把自己的心门关闭,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把我们彼此的感情冷落。

 

第九日

    如果说第一年在鱼小的时光是在不停地做事情,平时会抽空记录些事情和反思,那么第二年大都在做梦,真的应了今年整个国家都在做的“中国梦”,说来真的有点可笑。我是个很怕受冷落的人,这一次却在最后这段时间冷落和孩子们甜蜜的感情,心也不禁痛到了极点。

    

    就在刚才四年三班的一个孩子送来几个自己用线编制的手链,像孩子们以前每一次送我礼物一样,心里感到非常激动,这一次却强烈压制自己这种感情,只平淡地说了一句“谢谢”。那时候办公室外面还等着几个孩子,等着看我收到礼物之后的反应,自己故作镇定,不断压抑,这一次他们送礼物的心情会是怎样呢?我就有点不得而知。

    

    其实选择做这样一件残酷的事情,自己对于结果是一点都不知道,只是想在分别的最后一刻我和孩子们都能稍稍平静,就像是一次次假期告别之后再从家里回来一样,因为有期待,所以只是淡淡的离别的忧伤。是不是能像预期的结果那样,我们彼此都不受伤?是不是会让孩子们怀疑起我们彼此的那些时间里的喜怒哀乐?不管结果如何,我选择了这么去做,在这件事情上我对于自己的评价就是冷酷和逃避。

    

    在鱼小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已经开始在记忆深处酝酿成为美丽的梦。除了这个梦之外,其实自己还有一些短暂的插曲似的梦,那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师职业本身的一种感受。

    

    在第一天的时候,我就谈到教师在学校里的隐痛——教师资源的短缺,我在第二年“做梦”中却不断把它做得很美。虽然自己在这两年中看到了学校教学资源的闲置,也知道学校每一位一线教师面临的低薪多劳的状况,而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你就发现,教师资源的不足和教学资源的不断增加是个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排除教育局给学校里增加教师人数,对于志愿者来说则是重在自身对于学校闲置教学资源的利用,想清楚了这一点,第二年我也开始不断做着另一个美梦。

    

    在少科室重建的过程中,我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调动起了学校各种闲置的资源,哪怕是美术教室里的一个马扎,我都会拿到少科室进行使用,还有就是自己作为一名科学课老师,而且又是三年级和六年级的科学老师,我也同样有意去折腾学校的实验器材室和实验教室,刚开始利用难免需要你动脑筋,把那些东西从紧闭的门中拿出来。我的经验还是要第一年就跟学校各个掌管功能教室的老师联络好,感情最重要,现在最得意的还是第一年我跟图书室管理员董老师要的那一把侧门的钥匙,当时说是要进里面学习,至今那把钥匙还在我的手中,而第二年还更换了一名管理员老师。让我感到荣幸的是,在这两年中我在惦记着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闲置资源的时候,我和学校老师们的交情也越来越深。

    

    最近几天,我做的梦里总出现我以前没有做过的一些景象,比方说开火车、看见彩虹等等,在与鱼小的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五味杂陈。从去年寒假前的一次空行开始,我自己内心就已经作了这两年就是一场美丽的梦的假设,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正如自己的假设,感触越来越深,不知道是现实生活带给我的一种体验,还是我可以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的梦中。

 

第十日

    最后这一天,离别的不安。有忧伤,有感动,更多的是留恋。因为自己心里知道,在这里虽然待了两年时间,但是最后这一刻才觉得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做完。前两天考完期中考试,今天上午几个学校的老师把几个学校的试卷放在一起,利利索索地判完了,统计完了。中午大家一起吃完饭,这次期中考试就算忙毕。后来几个老师讨论起这次考试的成绩,就已经开始与自己无关了。

    

    橙子姐说我怎么不看看我们班的成绩,还没等我说话,她就自言自语道我并不关心孩子们的成绩,我心里暗暗觉得还是橙子姐了解我。但我最后还是解释了我为什么不关心孩子们的成绩,我说:“那些平时在自己眼中努力去学习的孩子,自然会在考试中取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绩,那些平时在学习上根本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孩子,在考试中自然也不能得到一块免费的馅饼。”这样的想法可能会让人觉得我是个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负责的教师,但我的确就是这样,至少对于眼前这些有着各自乐趣的孩子们来说,我一直觉得他们的乐观才是最重要的。

    

    下午的时候,中心校在校长室安排了我们三个即将毕业的志愿者教师与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轮流对我们三人这两年在学校里的工作给予了各方面的肯定,不论他们讲得多么片面,但是这些肯定的话我想也绝对不会是随便说说吧,所以自己的心里还是感觉到甜蜜蜜的。下午又安排了我们一起在中心校餐厅和几个学校的校长一起吃了顿送别饭,虽然自己由于胃部不适早早离场,但是他们对于我们的这种盛情也是在最后离别的时刻难忘的一段回忆。后来买了点胃药吃上之后在办公室稍稍休息了片刻,正准备回宿舍小憩下,还没等回到宿舍,就在门口遇见了醉醺醺的一直和我顶头睡觉的王副校,看见我之后他就激动地走上前紧紧握住了我的右手,接着就说了一席发自肺腑动人至深的话语,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说明天就没有机会再和我说告别的话了,所以现在就要跟我说说他的心里话。

    

    看着他认真的眼神,我们的两只手还紧紧地握在一起,我也做好了洗耳恭听的准备。他说,在下午的座谈会上就他一个人在表扬的同时还给我们提出一些意见建议,希望我不要介意,我应该懂得他的用意。我就深深地点了点头,我当然知道,还没等我说下半句,他又接着说,我那时绝对是作为一个长辈说了一些语重心长的话,我又深深地点了点头,他接着提到当时在谈话中的不妥,比方说拿我们与特岗老师比较,他就觉得很不妥。在和我交流的过程中他似乎一直沉浸在他的或短或长的回忆里,短的回忆就是在下午的座谈会上,长的回忆可以追溯到我在第一年和一群孩子们出去发生的安全事故,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件事情,我从那时候开始就真正成了他心中的那个还没长大的毛孩子,他也不止一次在我们私人的谈话中聊到了我在他心目中这仅有的“孩子气”。后来的对话大多都是对我“前途无量”的信心,还聊到上次暑假父母来这里他没接待的遗憾。就像我此刻即将离别时的感觉一样,忧伤、感动和留恋。当他说到我一走学校的好多工作可能都要瘫痪的时候,我跟他有一样多的忧虑,但是我却有比他更多的信心。当他在谈话中多次问我“能不能不走”的时候,我无语凝噎。在傍晚的微光下我看见他脸上一种别样的微笑,我知道这个时候我的脸上同样也有一种感动的笑。

    

    当周围关心自己的人问我什么时候走的时候,我说是十八号走,但是谁知道我明天是否能舍得离开呢?我最后的一包行李虽然已经寄出,但是我的心是否能这么容易打包让自己轻松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