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2014级项目成员,任教于湖南省安化县洞室完小

         

    12月底去长沙参加了“亲近母语”的培训,看到宣传册上的荐书有这么一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想到开学初每日与一群熊孩子斗智斗勇、声嘶力竭,怎么也不可能把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嗯,也不一定,在我脑海里,这两个可以是反义词。)2月初,用仅有的微薄工资给自己买了个kindle,又在第一时间下载了这本一直惦记着的书(kindle上能有这本书,说明它还是蛮热门的)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将此书拜读完毕。


    薛老师的文字就像书名一样,温柔、平和。可是我越往下读,内心越不安。天,上个学期我究竟做了些什么?我是助学生成长,还是逼学生“灭亡”?为了检讨自己,也为提醒后人,特作一下自我反思。


    1、我身边的同事都知道,虽然我长了一副娃娃脸,声音也很稚嫩,但我对待学生,凶起来的时候是真的很凶。我吼起来的时候,气息是从腹部出来的,所以很低沉。在开学初,每一节课都少不了我的怒吼。而我居然以此为傲。我是有多么愚蠢!中期培训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如果你总用很大声的方式跟小孩子讲话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的。在长沙参加培训时,听了朱老师的一节课,恍然发现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需要提高音量来吸引学生。而我手头的这本书,开头就在强调安静的力量。我的队友在这方面就要做得比我好。她天性就比较温和,所以她即便是上课,也总是和和气气的。虽然说有生源的差异,但他们班纪律好些也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其实,从中期培训以后,我就尽量降低自己的讲话音调了。但也有另一个问题,也是中期培训提醒我注意的,就是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放到第二点来说。


    2、像我这样一个“菜鸟”,很容易有这个困惑---不提高音量,怎么让所有孩子都聚焦在你身上?现在我心里有个答案,这就是教师的魅力。你在讲台上是什么形象,你的语言,这些都可以成为吸引学生眼球的东西。这本书中说到,有人问薛老师,您是怎么做到书香蕴藉、诗意流溢的口语表达。回答是工作二十年来,我的发声读书,几乎每天不少于半个小时。同样作为语文老师一枚,在下表示深深的汗颜。虽说从小学到高中,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可是大学四年的工科学习,却让我跟文学绝交了整整四年。也读书,读的不过是一些小说而已,而且读的都是情节,很少停下来品味用词、句子。如果人自己里面都没有一滴水,怎么指望她能滋润他人。更何况上个学期,我居然还敢在没有通读一遍教材的情况下开始教书,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3、薛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阅读和写话。每周两课时阅读课,还有朗读课,作业基本学校里完成,回家背两首儿歌,写一句话。她说,语文是可以慢慢来的,如果硬性强迫孩子日日清,会打击到孩子的积极性。作为一个理科生,习惯了用1、2、3解决问题。在语文的教学上也不自觉地用上了理性思维-----这道题就得给我这样做或者必须给我过关了才能走。想起上个学期,跟那些后进生斗智斗勇,我累,他们更累。更可怕的是,对于他们来说,我教出来的语文一点儿也不有趣。整日被逼着认字,想到他们无辜地看着我,心里内疚的不得了。是啊,语文哪能急得了,就算认字,天天混个眼熟,总有一天他们就认识了。连分数最低的孩子都会写自己的名字,我干嘛那么着急。薛老师的孩子每日背诵童诗,记日记;而我还在带着孩子们使劲抠课本:“写“里”字,一笔竖,二笔横折……”。尤其是最后一个月,做题讲题。我培养的正是我所鄙夷的考试机器啊。惭愧。


    前几天我就发了个说说,大意就是支教只是我的一份工作,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伟大。写到这里,我觉得更加可以论证这一点了。作为一名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教育学菜鸟,空有一腔热情又有何用?!这两年,第一学期就是在学习、摸索,好处是有新鲜感,但弊端却是不敢想的。到了最后一个学期,好容易对于教学有了些许感觉,却面临着要离开。亲爱的孩子们,但愿不要因为老师的问题让你们成了牺牲品。不过,转念一想,好在你们老师还是有良心的人,下学期继续努力,兴许能弥补一些差距吧~


    个人觉得书里有用的,摘录如下:


    1、尽量放低声音说话,尽量态度温和,感觉效果反而好些。


    2、在美国,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是:迅速记住学生的名字;有幽默感;不说学生坏话;不和学生关系过分亲密......


    3、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


    4、告诉一个人,你的辛苦全然是徒劳无益的。这样的话,即便是对于一个成年人,也是令人羞愧和沮丧的。


    5、柔和的才是用心的。既保护嗓子,又读到心里,还不吵人,还能得老师喜欢,多好!


    6、看来,培养倾听的习惯,要和提高发言的质量同步进行------起始阶段,我就应当多喊这样的孩子,既是示范,也是于自然状态中营造聆听的氛围。否则,一上来就让这帮家伙去倾听蚊子哼哼---往重里说,那叫“逆天而行”呢。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的题目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没错,这是《圣经》里的句子。之前从来没想到它跟教育有什么关系。今天这么一想,还真是这样子。既是“凡事”,那教育也当是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