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时代,我如何在活成一名业余老师的路上愈行愈远?


今年九月份我正式上岗,虽没当班主任,但由实习教副课转向教语文也足够让我欢呼雀跃,内心激动又焦虑。激动自己干回了老本行,又焦虑教书质量、焦虑人际关系的处理。


刚进班级时,装腔作势严肃地给这批五年级的学生立规矩、上课的时候一本正经、批改作业不留情面我都尝试了,结果就是非常失败。孩子们能看穿我严肃背后不羁的灵魂,能从我下课后的小步伐看出我对下班的期待,更能从皮肤纹理猜测我的年龄。眼神骗不了人,终归是披着狼皮的羊,我才是那个“待宰的羔羊”。


前半个月的日子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我总担心这个语文成绩倒数第二的班变成倒一;担心这个班级的孩子我管不住,家长投诉我;更重要的,担心自己否定自己,以至于在教育行业呆不满一年就主动卷铺盖走人。


就在我时时刻刻的焦虑中,隔壁班的班主任无意间的一句感慨:“真是我这个班主任带出来的班,我们班孩子和我一模一样”点醒了我。上学时牢牢记住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怎么一毕业就只注重“学高”却忽视“身正”潜移默化的作用了呢?那么,我教语文是不是可以“我是个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我们班就怎么学语文么?”。


于是乎,“狼皮”不要了,我决心用“人格魅力”带班上的孩子们学语文。既然无论装的多老成孩子们也能感觉到我教书的稚嫩,既然严肃的样子不但没树立威信还拉远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那就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做个“认真”又“业余”的语文老师。


认真,认真的对待每一堂课,对待每一份作业,更重要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业余,除了教学等常规工作,就当个“业余”玩家,多观察、多交流。



1
 见招拆招,日记交锋


为了提高孩子们潜词造句的能力,养成表达的习惯,上任语文老师每周都会让他们写一至两篇日记,这个习惯也延续到了本学期,但仔细看了孩子们的日记后。我发现大部分是流水账,还有部分欠日记的同学。


最开始怀着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憧憬,我公开和孩子们表示“这是与我分享的日常随笔”,大家想写什么写什么,想写多少写多少。为了防止真的出现不动笔或一句话的情况,我决定每月按照字数抽一抽奖,奖品大约是一起吃顿饭,写张明信片、写一封信等等,运气不好还要倒给老师写信孩子们的激情短暂高涨,我起初也挺开心。

1.jpg

但这种开心并不持久,后来还有学生想着法子应付我,虽有获奖热情,但热衷不劳而获,专门凑字数。这与我的初心相距甚远,实施的路实在坎坷又吃力。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交给我的还有满页的“吱吱吱”、“呱呱呱”和“汪汪汪”。


2.jpg


自从决定“潇洒”地做老师后,我就让孩子们自由写,我也不装腔作势打“查”了事,有时会按照自己的小兴趣偶尔给个回复。

比如:

3.jpg

有一位孩子连着两三次的日记题目都是《开心的一天》,所以我给他的评语是:真好!你每天都很开心。还有一位孩子喜欢每句话后面画上表情,渐渐的她还不满足于表情,还能自己一人分饰两角写一篇“对话”似的日记。


一来二去,孩子们发现写日记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后,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对写日记的态度好了很多,很少有学生在知道“今天有日记”后唉声叹气。也没有以前那么“忌惮”我。有的还会主动留言给我看。


4.jpg


除了感谢我补全校名的常同学,班上的小李同学在日记里留下了这样的句子:“今天我们写《二十年后的家乡》,我在里面写了‘月亮像一个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自我感觉极好。”于是乎,我便翻找出他的作文本,阅读后找到这个句子,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班上调皮一些的男生的日记本字迹不太工整,但是他们在写到生活中的任务时,会在格子外缘画上“写实类画像,又好气又好笑。想了想不是说好了“自由日记本”吗?画画我不说你,字迹可得要及时提醒。


更有甚者,有位同学坚持了两个月的日记只写两句话,就在我都快要催眠自己产生他不会认真写日记这个念头时,两个半月后他交了两篇各三百字左右的日记,是《太空历险记》的上篇与下篇。理由也一并附上“没错,我今天不写日记,改写作文了,还是想赶字数。”创编故事的也不止他一个,还有《抓捕八爪兔子系列》的小作者。


这些微小的读日记时光不长,可我做老师的这颗心反而慢慢安定下来。孩子们获得了日记自由,我也自由了。不必每天焦虑他们的日记完成情况,写得或多或少,他们都愿意交上来给我看看,敞开心扉交流交流。


有时,看他们的日记也充满了乐趣:前段时间孩子们换了座位,有一对同桌的日记写的都是对方,同时收到《优秀的同桌》和《讨厌的同桌》两篇日记,各有各的角度和理由,我乐呵了一整天


5.jpg



2 N
  公开课上一起紧张

孩子们私底下会讨论我的年龄,和我开玩笑却不和同是新接手但颇有经验的英语老师开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你早就被看破啦”。如果说日记事件教会我的是给孩子空间和时间,那么公开课教会我的是承认自己的稚嫩。


这学期学校给我安排了一堂公开课,上课前一天我通知我们班的孩子,孩子主动给我提建议“老师,我们会想办法配合你的。”“老师,你是不是特别紧张,你今天画了眉毛。”“老师,我们多给你举手。”一群小“诸葛亮”来了。


拒绝了孩子们的“好意”后,这堂公开课照常进行。这堂课上的不尽如人意,可以修改和调整的空间很大。评课的老师们也给了我许多建议,听来如“醍醐灌顶”,教学重点的选择、教学语言的简洁、课堂生成等等,如果想做一名优秀教师,前路漫漫。


最令我意外的还是评课的老师说:“你像上了很多年的课一样,很自然”。我想了很久自然在何处。最后发现我在那堂课上经常微笑,虽然举手的人不多,孩子们紧张的说话都有些结巴了,但那群顽皮的孩子在听课老师们看不见的角落还悄悄给我做表情,让我明白她们也很紧张。我自然而然就松弛了下来,渐渐回到了常规课的状态。下课后这群小猴子们连忙问我,“老师,我们今天表现的好不好”,“你觉得这堂课怎么样呀?”。


孩子们的提问让上完课的我反思了很久,回家后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学情分析真的做到位了吗?”、“备课的时候会反复预设孩子的回答吗?”“讲课时有关注到孩子们的不同反应吗?”。


当天起,我扔去了自己“师范专业”毕业的套子,承认自己的稚嫩,承认教学经验的不足、更要承认不同学情教学方式选择的变化等。一切是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也需要从“新”开始。


不装大尾巴狼的我开始用“合作”来形容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他们会看到语文课堂作业本越来越规范,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系统化,会看到语文老师也喜欢阅读、也会背书。


6.jpg


渐渐的,我也能看到他们上课的状态更加积极、活跃,也更加坚定的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路上坚定前行。



3
 教师的神秘感 - 原则


也许有人会问,我上面说的这些,不就是和孩子们做朋友了吗?那教师的威严怎么办?课堂会乱吗?其实和孩子们走太近后,这些问题的确会产生的。但就像演员演戏需要“神秘感”,作为教师,我们当然也需要“神秘感”来控制我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种“神秘感”其实就是原则。让孩子明白你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就拿上面说的日记为例,我的底线就是字迹要工整、内容必须用书面语书写。班上有孩子在日记最后给我留言,说:“有些话是用华容话写的,如有不当、请多包容。”,尽管他讲话如此礼貌,我该有的批评却一分也不会少,我毫不客气的表示请用书面用语,孩子看到评语后会掂量掂量这句话的分量。


这短短三个月的教师经历,真真切切的在提点我“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做好本职工作,即认真备课、把握课堂、提高作业质量等。


在其他的地方,要能守住底线,适当给予孩子发挥的空间,有时还能顺其自然的释放一点本性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在惊讶你的真实的同时,师生之间的信任也开始慢慢产生。此时的教育过程就像街道边吊在树干上的胡杨树叶,在阳光下随风飞舞、熠熠生辉。



 丁雅琴 

2021级未来教育家 

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

侨联环城学校中学 | 五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