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初体验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2.jpg


“老师、老师,今天会学新的拼音吗?我想学新的了!”

“老师、老师,给你看看我画的!”

“老师、老师,……”


3.jpg


01


一个月前刚离开大学校园的我,如今已成为十二个一年级小朋友的老师了。“这里条件比我想象中支教的样子好太多了”,这是队友刚来这里的第一句评价。学校配备有两台多媒体设备、一间图书馆,还设有专门的器材室、学生活动室和篮球场,算得上是小有规模了。


1637207123594995.jpg


从作为实习生在教室里学习如何授课开始,我对于站上讲台这件事都不够有把握,所以开学前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是兴奋与忧虑交织的状态。尽管学习了四年的教育,我的信心仍不足以支持我认定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这种惶恐与忧虑促使我不断想象即将面对的各种棘手情形,并提前思考应对措施。


02


在兴奋与忧虑中,开学季悄然而至,我成为了一名一年级班主任和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当我被告知需要教一年级语文时,手足无措的紧张感猛然袭来。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拼音、笔画又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这门课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对自己上好这门课没什么信心。


但由于换课并不现实,我陷入了反思,这门课真的那么难吗,我真的做不好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只要努力去做没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于是我开始认真备课,从头学起拼音、笔画笔顺。当我怀揣着紧张和担忧站上讲台,看到孩子们满溢着好奇的眼神,反而像是受到了鼓舞,我知道,我必须对得起这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我可以做到。在责任心和爱的陪伴中,在孩子们热切求知欲的驱使下,备课成了一件趣事,课堂也像是一片洒满阳光的生机勃发的森林。


5.jpg


被我视为挑战的语文课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可是在自以为更拿手的数学教学上我却碰了壁。三年级没有相关的教学设备,数学又十分抽象,讲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同时这个班级没有在一二年级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听课习惯,课堂管理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直到现在,三年级数学的教学进度还是有些落后,我仍然在探索,在寻找解决办法。


由于一直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九月末的一段时间里,每次要上数学课我都会不安、烦躁。我意识到这种状态于我和学生都不利,于是去找到作为三年级班主任的队友,希望从她那里增加对于学生的了解,以改善目前的局面。其实孩子们都是非常有礼貌、懂得礼让、善于体谅别人的,他们的脸上也总是带着笑容。但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不够,使得孩子们对于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只有共同用爱浇灌,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1637207249616297.jpg      1637207266853066.jpg


最近我开始尝试在三年级也设立奖励机制,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给奖励,上课主动举手被老师点到无论对错都给奖励,小组表现好甚至全组给奖励,送出去的是一朵朵小红花贴纸,但是我知道我已经收获到了价值更高的东西,是上课更多敢于举起的手,是下课讲台旁围着问问题的身影,更是他们对数学学习燃起的信心和希望。尽管班上仍然存在所谓“油盐不进”的学生,以理解为基础的爱却已然悄悄扎根,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03


学校只有六名老师,因此除了教学任务之外,每位老师都承担着学校的各项工作,我被安排了教务和少队的工作。我向来喜欢新鲜的工作,于是在开学前就着手排课表、编写常规管理制度等。事实证明,兴趣并不能帮我解决所有问题,最后还是要慢慢摸索,因此,仅仅是一份课程表,就花了我一整个下午,好在如今已正常执行了两个月。


记得校长刚开始询问我是否愿意做少队工作时,她是这样说的:“学校有时候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六一、元旦这些,主要就是负责组织这些大型活动,以及班级里日常的卫生清查、红领巾佩戴等情况。”听起来还算轻松,所以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是没想到第一次“上岗”就差点出问题,那天是周二,老师们没有提前告诉我需要升国旗,于是直到广播里传来《运动员进行曲》我才慌忙拿起手机开始查询升旗仪式的流程。好在最后是有惊无险,顺利完成了升旗仪式。


8.jpg
9.jpg


紧接着又要出流动红旗的评选方案了,我参考了很多优秀案例,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一番“改造”,如今也已经实行了三周了。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检查队伍都是学生,对于规则的理解并不到位,所以接下来我想带着他们一起去检查,希望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我们学校的广播设备也很完善,我觉得不利用起来会很可惜,所以从十月份开始着手组建广播员团队,设置了常规及灵活共十三个栏目。广播稿件对于同学们还是有难度的,所以写稿子还是由我来完成,播音员们每天中午之前需要先找我“试播”,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却能更好地保障广播的质量。现在广播站已经办得有模有样了,偶尔晚播一两分钟都会有学生来开始催了。


图片


记得上周搭校长的车去镇上办事,他问道:“刚毕业正是年轻的时候,为什么想到来这山沟沟支教呢?”

我说:“说到底不就是因为年轻,刚毕业除了年轻啥也没有。”

校长说:“年轻可不就是最大的资本。”


是啊,年轻一无所有,却有无限可能。用我们的无限可能,让乡村孩子看到更多可能性,与有荣焉,何乐不为?



10.jpg

作者简介
李金波


2021届志愿者教师

支教于湖南省沅陵县黄土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