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七中游学,为远行续航


2018年11月4日下午至5日中午,为中国而教项目老师和部分随行老师组成的32人参访团,来到以“悦读致远”教改班闻名的湖南省长沙县七中,开展了为期约一天的游学之旅。本文为2018级未来教育家成员彭勇老师为此次游学撰写的总结。


划重点

“悦读致远班”2013年11月在聂爱军教授与校长李煦阳的共同推动下,在长沙县七中创建,其创新点:1、开创了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成功路径; 2、以多姿多彩的校内外体验式学习为基石; 3、师生共同探索民主自治的班级管理模式,培育自主意识,将班级的管理权逐步交给全班同学,班主任则成为导师与陪伴者; 4、用超越高考的理念来面对高考。




长沙县七中游学之旅


游学第一天,秋日的阳光依旧那么温暖,我们带着期待、向往来到了长沙县七中。早有几名同学拿着手绘的海报,笔直地站在校门口,脸带微笑,热情又大方地迎接我们的到来。

image.png


校园内很安静,地面干净,只留几片落叶。这样一个看似宁静的校园,5年来却进行着一场波澜壮阔的教学改革。

在会议室里,教改“总设计师”李煦阳校长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七中是长沙县的一所市重点中学,招生生源属于中下等。学校面临着民办学校和其他的高中的压力,一度找不到发展优势。校长一直在叩问自己:是否要继续传统灌输式教学?学校的发展出路在哪里?学校要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让七中培养出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机缘巧合,李校长结识了从美国归来、在营地教育方面有建树的聂爱军教授,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悦读致远”班,一场教学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陈灿老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主动表示愿意当“悦读致远班”班主任,担任改革的先锋。热情又充满活力的她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悦读致远”班的培养模式。

营地教育是教改的“秘密武器”,它让学生拥有自发自为的力量。七中的绝大部分学生单凭成绩,在应试教育体系没有任何优势,他们在学业上受挫,家长、学校、社会的评价体系也给了他们巨大的挫败感。而通过一些低成本的营地活动(如搭木板、人体绳结等),他们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如何交流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他们从参与者逐渐变成执行者、设计者,挑战自己,积累信心,打破一些以前固有的观念: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己不可能成功,自己没有任何优点…… 最让人感动的是致远班学生曾为100位班主任骨干进行营地培训,一周培训的所有环节,从策划到执行,他们都用心负责。临近结营,学生甚至整夜无休,为100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准备不重样的纪念品。

致远班实现了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项目式学习是推动学习的重要方式。高艳艳老师以本学期开展的“成长的烦恼”项目式学习为例,为我们介绍其开展过程。首先,老师带领学生一同观看《死亡诗社》,观影后大家讨论影片中反映的成长烦恼,发现具有普遍性,于是老师又通过带学生欣赏北京探月学院的一部《2049》视频,激发学生对别样学习方式的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决定排出一部属于自己的中英文话剧,表现成长中的烦恼。这一项目涉及语文、英语、音乐、美术、心理等学科,实现了跨学科整合,又联系了学生的现实问题,润物无声地教育艺术让人佩服。

image.png

第一届悦读致远班教室:2013年教学改革的起点,教室里悬挂着的卡片记录着学生的烦恼与答案,被称之为“解忧杂货铺”△

此外,在课堂上,致远班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老师先教会学生,再由学生去教学生。知识运用的高境界就是教给其他人,学生在教授他人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过程。在班级管理方面,致远班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管理,而管理者本身是服务者,既增加自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培养了公民意识。致远班的班级荣誉委员曾用民主的方式开除一名学生的班籍,这名学生转入其他班级后仍与原来班上的学生关系融洽,可见其班级自治的程度。

如今,第六届致远班已经由14个班级,730人组成。陈老师总结了三点致远班成立的初心:寻求普通高中应有的价值和尊严,带给学生生命前行的力量,为参与其中的师生带来充盈的生命幸福感和积极创造的行动力。短短几句话,体现出的却是七中师生敢想敢做敢突破的魄力,以及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定。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多样性。

第二天清晨,阳光温暖如初,时有秋风拂面。我们首先听了一堂高一数学课。老师简单地温习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后,把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一般是两位同学一起上台,一位同学负责作图板书,另一位同学负责讲解,默契十足。上台讲授的学生,从容淡定,应对自如,毫无惧色,把每个知识点讲得很透彻。课堂上一切都是真实的体验,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与致远班注重体验的教育模式一脉相承。老师慢慢地淡出了视线,走下了讲台,自动脱去光环,只在一旁认真倾听,遇到不妥之处才引导学生纠正。

image.png

数学课-翻转课堂△

第二堂英语课同样颠覆传统的英语课堂。上课前是学生的情景剧表演,学生大胆而自信,展示了一幕精彩的英语情景剧。随后,老师布置课堂主要任务:小组绘制昨晚观看的《死亡诗社》电影思维导图。接到任务后,小组马上动员起来,热烈讨论,确定分工,着手准备。小组展示时,学生落落大方,表达流利,充满朝气。老师看似轻松,其实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老师必须要下很足的准备功夫,必须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支持,也要能洞悉他们的问题,及时引导。

image.png

社团照片△

上午三、四节课,正逢高一的社团课,李校长、王主任、陈老师领着我们参观了学校社团。七中现有29个社团,社团由核心人员领导,学生自愿参与,老师提供指导。我们看到象棋社丝毫没有在意我们的存在,静心地看着棋盘;营地社围坐在走廊上,热烈地讨论着话题;春禾社站着围成一个大圈相互交流着心理学小游戏;漫画社坐在电脑面前精心挑选着图片,用笔绘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作品;合唱社在音乐老师指挥下特意为我们献上了优美动听的和声;街舞社对着大镜子,舞动着充满力量的步伐……我们似乎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糯米香味儿,原来是生物和化学老师指导学生在造甜酒,同学们坐在下面静心地观察等待,多么鲜活有趣的体验。这时,一群同学在二楼挥舞着彩色的布和衣服朝我们吆喝——原来是扎染社成员在推销他们的作品。来到球场,一派生机,大家挥洒着汗水,在球场奔跑跳跃,展示着力量与速度,阳光下他们的脸庞更加坚毅。每个社团都让人印象深刻,每位社员都是那么专注、大胆、自信。社团活动让学生找到了一个自信的支撑点和心灵的归属感。

image.pngimage.png


一天半的游学,七中老师热情地接待我们,无私地分享他们的经验,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和快乐。但是,五年来学校改革面临多少困难,作为校长,作为老师,要付出多少,承受多少才能带着一所处于迷茫中的普通高中变成今日之生机勃勃的教改试验田,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长沙县七中改革的精神也为我们每一位为中国而教成员的远行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唯有行动,方能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