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学科的边界

孙明霞老师连续6年担任“为中国而教”导师,她平易近人,学识渊博,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结合,深受项目成员敬佩。《溢出学科的边界》,这篇文章转自孙明霞老师的个人公众号:明霞教育思考。

孙明霞,山东省教学能手,1983年山东师业,学士学位;2002年华东师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现为山东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教师、大夏书系《教大生物系毕师月刊》特约编辑、万千教育签约作者。


溢出学科的边界


“病毒”一节的教学与思考




准备次日的课,也是本学期最后一节新授课——病毒。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唯独病毒不是,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所有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才能生活,要么自给自足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养,要么捕食猎物 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如动物和人进行的异养,要么直接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命如细菌真菌的腐生生活(当然细菌和真菌也有寄生的种类),但病毒有些特殊,不能 自养不能捕食不能分解有机物,它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寄生,并且是寄生在活细胞内。脑子里忽然冒出一句话:你恨我千百遍,我待你如初恋。这是不是病毒对待细 胞的态度?只要是被病毒寄生的细胞,只有死路一条,并且是土崩瓦解无影无踪的结局。于是,信手写下了一首小诗:《遇上你,我的生命就是奇迹——病毒写给寄主细胞的情诗》,并思考这课怎么上。



1

既然病毒如此的特殊,关于结构,关于遗传物质,关于生活方式,很多知识可以结合旧知识理解,为什么要老师事无巨细地讲?我确定了教学的思路:让学生自学。当然不是无目的地自学,而是把学生引入到问题冲突中——

转眼之间你们初二的学业即将结束了,生物课也进入尾声了。可还记得你们刚入初中的第二节生物课上我们学过的“生物的特征”?第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我只说出第一条,学生就开始回忆起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还有第六个特征记得吗?除了??之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马上想起“除病毒之外,所有生物……”可见病毒是一类多么特殊的生物。那么,病毒究竟特殊在哪里?请同学们通过自学总结出它的特殊之处。

学生开始了认真的自学,很快就提出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这一特殊之处。我在黑板上写下“特殊一:没有细胞结构”,并根据学生的讲述补充板书“只有蛋白质外 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并板图结构模式,回忆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酵母菌细胞的结构,强调其特殊性,补充“原核生物”的概念,再继续寻找其特 殊。很快学生又找到并回答了“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了活细胞就没有生命”,我板书了“特殊二: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引导学生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而 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三类;还有特殊之处吗?学生再次发现,病毒的繁殖方式之特殊,我也板书了“特殊三:复制”,并通过板图讲解了病毒如 何通过自身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有机物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并合成自身蛋白质外壳,最终再组装成无数病毒,使寄主细胞死亡,病毒再去感染其他细胞的过 程。学生很震惊,原来病毒既不是分裂生殖也不是孢子生殖,而是这么快捷简单,可以说病毒的整个生活过程其实就是自身不断复制的过程。还有吗?原本以为已经 找出病毒的三个特殊之处不再有的学生又仔细看书,并提出了“小”这一特点,我也顺势板书了“特殊4:小”。小怎么就特殊了?因为再也没有比病毒更小的生物了!既然小,是怎么被发现的?这时让学生阅读病毒的发现史。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梳理出几个关键的人物和发现:

1866年德国的麦尔发现了患了烟草花叶病的烟草汁液会让健康烟草患病,猜测可能是一种细菌;

1892年 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重复了麦尔的试验,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而且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 花叶病。这可以说明,致病的病原体不是细菌,但伊万诺夫斯基将其解释为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时代,伊万诺夫斯基未 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错失了一次获得重大发现的机会。

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同样证实了麦尔的观察结果。但贝杰林克想得更深入。 通过对大量实验的结果分析,贝杰林克指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

直到20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们才得以见到病毒的真面目。使得20世纪的下半叶成为发现病毒的黄金时代,大多数能够感染动物、植物或细菌的病毒在这数十年间被发现。如1963年乙肝病毒被发现;1983年艾滋病毒被发现……

透过病毒的发现史,能够带来怎样的启发?任何科学的发现都要经过一代代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的;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让人类发现了细胞、细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才看到了病毒。

至此,课堂的内容基本结束。




2

我跟学生说,我有一首昨天晚上的原创诗歌,想听吗?

“想——!”

题目是《遇上你,我的生命就是奇迹》。学生激动的鼓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这不是写给你们的情诗,请仔细听——


遇上你,我的生命就是奇迹

——病毒写给寄主细胞的诗

孙明霞


茫茫的世界上

我就是空气中小小的结晶体

随风飘荡,寻寻觅觅

遇上你,亲爱的细胞

我的生命就是奇迹

给你我的遗传物质

扔掉我的蛋白质外衣

我成为你的皇帝

用你的物质迅速复制

用你的物质缝制我的外衣

千千万万给我诞生了

你化作了我的身体

从此消失的无踪无际

让我再一次开始了寻觅

遇上你

我的生命又重新开始

遇上你

我就不再是小小的结晶体

不是我存心要毁灭你

亲爱的细胞

寄生是我唯一的生存法则

没有你我就没有生机与活力

一次次的复制

一次次的寻觅

离开了你

我就是空气中的小小结晶体


诗朗诵完了,学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并不是我朗诵的好,只是因为我用诗的形式,甚至是赋予了其情感,将病毒的各种特点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对我这首诗的分析,再一次深刻理解了病毒的特点,下课铃也响了。



3

没有特别的期许,只希望换一种方式教学,让枯燥、微观的知识变得有趣些、生动些,让严谨的科学也增加点诗情画意,所以写了这首诗,但以外的是,周末我的邮箱 收到了一首没署名的邮件:关于病毒的诗。难道是学生记录了我的诗发给我?但打开邮件后,阅读着这首小诗,才知道,这是学生的诗作,模仿了我的诗,但角度完全不同,我是以病毒的口吻对细胞说,这首诗像是回答我,以细胞的口吻对病毒说,这是让我多么惊喜的一件事!我一个小小的创意竟然引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才有了这首美妙的和诗!


我不过是你世界中的过客

2015**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你从第一次刺伤我  便是如此

你总说 你不能离开我

一旦分离

你将化为那微不足道的结晶体

既然如此

为何 你又使我千疮百孔之后

筑起那一道道堤防

你总对我说 是你的本性使然

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即将灰飞烟灭的刹那间

隐约听到你们的话语

“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

之后,便四散而去

此刻我终于明白 其实

对你而言

我不过是你世界中的过客而已

此刻之后

你又将四处飘荡

寻找下一个我


惊喜并没有到此为止。

早晨上班阅读学生的课堂笔记,不仅看到学生认真的记录,图文并茂的整理,还读了这样两首诗:


亲爱的细胞

20152)张心怡


遇到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Dear 细胞,I love you

离开你,我无法生活

我霸道地进入你的身体

脱去蛋白质外衣

用我的遗传物质的控制你

雨还在下,心,你要属于我

你的所有物质都要属于我

因为没遇到你,没有碰到你

我只是空气中一颗结晶体

你只能属于我

我的细胞



我是一种神奇的生物

20152)王雨彤


Hello!我是一个神奇的生物,我先不告诉你我的名字,听听我的自白,相信你就知道了。

1

咳咳,我是一个神奇的生物

我生活在其他生物的家中

为什么?因为我害怕自己独立生活

咳咳,我是一个简单的生物

2

是谁一步步发现了我?

1866年,可爱的麦尔来自德国

他以为我是细菌,呵呵

有点愚蠢

1892年,厉害的伊万诺夫斯基

来自俄国,他看出——

我比细菌更小

1899年,超棒的贝杰林克来自荷兰

他给予我姓与名

嗯,没错,就是病毒

3

咳咳,我是一个简单的生物

我只有蛋白质的外衣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我又很可怜,没有细胞结构

当然,我只能生活在活细胞的家中

我的同胞怎么出现?

当然是我复制出他们

4

我被你们分为三类

可爱的弟弟专门寄生在你和动物细胞里

它被你们叫做动物病毒

漂亮的姐姐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

她被你们称作植物病毒

可怕的噬菌体妹妹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中

她还有个别名叫细菌病毒




记得张文质老师在《孙明霞的创意作业》一书的推荐序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大概所谓的好教师,就是一个多维而丰富的生命范本,她既教自己擅长的学科,又不断溢出边界,使教学具有更复杂更生动的奥妙。”我虽算不上真正的“好教师”,距离张老师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但能够在生物教学中不断溢出学科的边界,带来的竟然是那么多的惊喜。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