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成员到培训师,她们的秘密是……

4月29日--5月1日,为中国而教组织了贵州志愿者培训、云贵团队游学,参加此次培训交流的人员,除了项目成员之外,还有8位当地学校校长和老师。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探索和思考,培训师从儿童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多元的培训,合作校当地老师的积极参与使本次培训更接地气、有温度。培训师团队成为本次培训的亮点之一是,“优秀成员/校友+当地老师+理事”组合的三次元阵容,带给成员们不一样培训体验。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630.jpg


每一次分享,我们更有信心


◆2015级志愿者魏倩文在两年支教即将结束之际,向小伙伴们分享了“我所看见的乡村教育”。她说如果说想为乡村教育做些改变,只有当地老师参与进来,方有可能做到。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656.jpg


“当地有一位老师每天上课前,请一位学生花十分钟讲上学路上或者前一天的见闻,再让其他同学帮他把话说完整。长期坚持,学生的作文成绩比别的班高一大截,这才是适合当地的方法。”


◆2016级志愿者刘成分享了她的“卡夫卡银行管理计划”,用积分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701.jpg


一个学期之后的效果:全班46人,除了两个特殊儿童,课堂作业每次都是44人交齐;班里再也没有恶意打架、对骂情况;孩子们考试在意自己是否进步了,不及格的学生开始接近或越过及格线了。


每一次培训,我们更丰富


◆李慕妍是16级未来教育家项目成员,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3家媒体来报道,为中国而教要闹哪样(young)?》一文中,她已经bling bling给成员做过精彩的分享了。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706.jpg


她说,“如果要决定目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渗透方方面面,除了主动创造实践机会,也可以在被动发生的时候做一些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尝试。李慕妍在班级形成行之有效的奖惩体系,抽奖激励之一是“老师孩子亲自做早餐”。


这次培训,距2016年岗前培训快1年了,不少志愿者对李慕妍的分享,表现出“人家”的感叹(同样一起培训过,人家怎么这么厉害呢)。


说起岗前培训,李慕妍说那时自己就会想,哪些我可以用,我要怎么做,这是一个问题。每一次培训,她都像莎翁一样陷入沉思。她反思力和执行力,令同伴们亮闪眼睛。


◆何时美是2015级成员,2013年工作,专业心理老师。她向大家概述各年级的心理特点,配合讲解这些阶段孩子的特点行为。对1-3和4-6年级的孩子分别给了重点教育方向,并带领大家体验微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大家怎么设计一堂心理课。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713.jpg


◆项目点牛棚镇教管中心的杨学慧主任讲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杨老师通过带着志愿者示范,如何进行近生字的教学。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722.jpg


◆为中国而教理事陈曙先生在做职业规划分享。瞧↓当地一位老师也加入其中。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726.jpg


每一次游学,我们都有收获


成员们游学到文化圣地——石门坎。伯格理用十年(在此之前他在昭通27年)为世人留下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文明和文化,以及伯格理精神。


当地的陈老师免费为成员们做向导。他说,对比陶行知,晏阳初,伯格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弱势群体而工作,真正的弱势群体是少有人为他们投入的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729.jpg


2013年,2013级成员毕业游学也选择了石门坎。山还是这个山,交通还是这个交通。对于成员来说,这里寻找伯格理,更重要的是在寻找内心的那个自己。办学校,建医院,足球场,游泳池,教堂,伯格理是和苗族儿女共同打造一个社区。

未来教育家项目经理王南说,“陈老师何止是向导,更是导师,他对石门坎,对伯格理,对教育的理解令人钦佩。和陈老师走在石门坎的道路上,频频遇见居民和他或打招呼,或亲切攀谈几句,陈老师本身就是石门坎精神之一吧。”


微信图片_201705090837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