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沟里的“家长学校”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于雪 发自河北秦皇岛

    

    3月24日,穿过河北秦皇岛青龙镇,法治周末记者坐上一辆面包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

       

    一路上,漫山遍野的栗子树映入眼帘。还需翻过一座山岭,才能到此行的目的地——马丈子村。

       

    从去年秋季开始,村里的马丈子小学里,诞生了一所“家长学校”。

       

    支教老师兰毅是这所学校的负责人之一。他原本只是在马丈子小学给孩子们上课。渐渐地,兰毅感觉到,农村孩子的家长们,同样也需要一所“学校”。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表现为,经常说孩子笨或是惯着孩子,要不就放任自流。”兰毅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

       

    此外,贫困的生活,也让家长们难以停下外出打工的脚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因此更成为空白。

       

    有家长甚至表示:“能挣钱就行,上学没啥用。”

       

    马丈子村的现状,正是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缩影。有研究者指出,农村家长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精力花在挣钱养家上,因而忽视了对下一代的教育,也不经常与孩子交流。而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再完善的学校教育,也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作用。

       

    但要让农村家庭教育有所改观,却并非易事。

       

    马丈子村的“家长学校”,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教室、课程,甚至没有固定的老师。就连上课的时间,也是依据家长们的闲暇来决定。

       

    在兰毅看来,平日里,家长们都要为了生计而奔忙,如何调动起他们“上课”的主动性是头号难题。

       

    为此,家长学校专门设计了“家庭养兔”课程。这门课的内容,是农村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养兔。养兔看似简单,却有“一举多得”的用意:既可以通过卖兔增加收入,又能增长孩子的科学知识,促进家长和孩子在劳动中交流。

       

    发行“校报”,则是支教志愿者发起的另一项改善农村家庭教育活动。

       

    “鼓励老师、家长、学生投稿,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兰毅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眼下,小山村里的家长们几乎人手一份“校报”。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致富版”。

       

    这份特别的报纸,每次“发行”都由马丈子小学的学生完成。六年级学生马云丽很是积极,每次发“校报”,她都带着几个同学挨家挨户地送。

       

    “我怕一些人家的狗会伤着她们,想跟着去,可她们坚持不让跟,非要自己送。”马云丽的妈妈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傍晚,从马丈子小学里传来了阵阵音乐声,村里的男女老少陆续来到学校。他们换上服装,扭起秧歌。

       

    这是“家长学校”的另一项课程——秧歌表演。

       

    在“家长学校”组织秧歌队之前,村里很多人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或打麻将。老师们认为,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在他们看来,有了家长和孩子们参与的秧歌表演,能帮助整个村子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

       

    “跳秧歌的操场已经变成村子的‘文化广场’了。”兰毅望着人群笑着说。

       

    然而,这所小山沟里的“家长学校”,还不知道能开多久。

       

    尽管包括村主任马利在内的村干部,或多或少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除了“精神支持”,村里拿不出更多的资金。

       

    事实上,“家长学校”所需的经费,大都是兰毅向公益组织“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申请拿到的,但仍是捉襟见肘。

       

    除了资金上的匮乏,家长的积极性不高也困扰着老师们。不过,兰毅觉得,在现实的生活面前,与子女成长相比,更重视当下的生计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青龙镇隶属的青龙县,在2001年就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今年7月,兰毅等一批支教老师的支教即将结束。兰毅担心,“家长学校”也会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消失。

       

    毕竟,在缺乏资金支持和人力、制度保障的情况下,马丈子村“家长学校”可能只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