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
亲爱的伙伴:
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想和您分享我们3月份的工作。
一、春季学期志愿者教师线上主题培训(第一场)
3月18日-3月25日,志愿者教师团队面向在岗志愿者教师开展了2023年春季学期第一场线上主题培训,本场主题培训从求职支持、心理健康、工作优化与自我发展三个板块设计课程,分别开设了《公益行业求职经验分享》、《求职面试》、《教师情绪管理》和《班级制度建设与班级文化营造》四门课程。共有84名在岗志愿者教师报名参加此次培训。特别感谢肖四清老师、伊顿中国的Stella Ye老师、为中国而教校友张小菊、刘巧和工作人员柯玉兵、陈聪为此次线上主题培训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肖四清 公益行业求职经验分享 沈旭老师 教师情绪管理
二、湖南沅陵志愿者春季学期探访及期中培训
3月13日—3月25日,工作人员刘旺森在湖南沅陵探访5所学校共8名志愿者教师。此次学期探访重点了解志愿者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常规工作和教育创客开展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对8名志愿者教师的求职进展“一对一”了解跟进。
3月17日-18日,湖南沅陵5所乡村学校志愿者教师、沅陵2015级校友陈麒任和项目经理刘旺森共10人相聚沅陵县落仙处,围绕“交流共创,同辈支持” 开展为期一天的期中培训。此次培训由全体志愿者教师自主设计,包含团队建设、支教主题分享和欢送即将完成两年支教的2021级志愿者教师共三个培训课程和活动。同时,邀请沅陵校友陈麒任针对“如何与学生、学校和队友更好告别”专题进行分享和交流。
在此次探访期间和项目学校的校长针对志愿者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和交流,特别感谢沅陵县教育局以及项目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对志愿者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上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校友陈麒任为此次线下培训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三、沅陵县域未来教育家之示范校建设
2023年2月25日-26日,为中国而教在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中心小学举办了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学习路径共创会 ,凉小青年教师、沅陵县教师发展中心领导、为中国而教未来教育家、校友以及顾问等共54人参与。本次工作坊是推进凉水井镇中心小学示范校建设的第二阶段,通过描绘我们期待培养的青年教师画像、聚焦面临的现实需求与挑战(比如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如何支持到学困生的成长,如何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提供工作效率,为教师减负等八大主题),到设计具体可落地的项目,探讨、摸索如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行高效反思最终实现专业成长。
四、未来教育家项目宣讲会
3月,工作人员柯玉兵、袁娜、郝真贞前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面向定向师范生进行了未来教育家项目介绍,近500名师范生参加了宣讲会,通过近距离互动,项目组人员更加了解了应届师范生们对项目的疑问点,而他们也增进了对项目的了解。
特别感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以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本次宣讲会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五、2022级项目成员教育创客
随着前期立项确定,《教育创客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修改和定稿以及教育创客开展说明会等一系列筹备工作的完成,2023年上半年共50名志愿者教师、71名未来教育家开始开展教育创客项目。教育创客项目的主题主要设计音体美社团、手工、心理健康、性教育、田野调查、阅读、和乡土课程等诸多方面,相信随着教育创客项目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乡村孩子的校园生活和学习,同时也能培养成员的项目统筹管理能力。
六、第13期教练计划
2023年3月17日,第13期教练计划正式开始,本期教练计划一共31名教练和35名成员参加,并且在3月31日之前基本完成了第一次教练会谈,进行了关于自我认知、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或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探讨。
六、第13期教练计划
3月,校友会发起的校友公益创新计划有序推进,蒋慧敏、刘晓霜、隆雅寒、王南四组校友均已提交各自的第一季度项目报告。报告中,校友们重点记录了第一季度开展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活动过程、活动亮点、活动反思以及图片分享。
“校友公益创新计划”于2022年9月由校友会发起,为关注教育的校友,在乡村教育领域耕耘多年的校友提供机会,支持校友们开展教育公益创新行动,为所在学校、社区乃至乡镇和县域范围带来积极影响力。2022年12月,有四组校友通过项目终审与答辩,并陆续开展各自的项目。
2022级志愿者教师 付梦鸽
“很多人曾问我:怎么会想到要去支教?我说不上来。可能就像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那样,对我来说,支教这段路我是非走不可,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心甘情愿。”
“从一开始,学生说:‘我不会、我听不懂、数学课好无聊,我都想睡觉了’,到后来,学生说:‘老师,数学课真的好简单。’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很多,也感受到孩子们对我的爱。”
支教,不是儿戏,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地去付出、去思考、去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学习、相互成就的关系。
在支教的这半年时间里,我学会了耐心和用心,更容易去理解和将心比心。支教,也给了我这个普通女孩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我们不是生而为师,但可以学而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