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捐赠支持
订阅通讯
首页
关于我们
成长历程
愿景使命
开展项目
组织架构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项目成员
项目区域
工作团队
合作伙伴
资助方
我们的故事
新闻动态
成员故事
影像故事
媒体报道
项目通讯
成果展示
信息公开
规章制度
年度报告
财务信息
获奖情况
项目评估
机构文化
校友发展
校友名录
新闻动态
成员故事
影像故事
媒体报道
项目通讯
成果展示
首页
我们的故事
成员故事
成员故事
全部标签
志愿者教师项目
[
136
]
未来教育家项目
[
82
]
支教
[
4
]
未来教育家校友
[
2
]
志愿者教师校友
[
1
]
远赴他乡支教的我,仿佛遇到了另一个故乡
披上“裸辞”的标签、带着身边人的不理解,原本安稳平淡生活的天平开始倾斜,2022级志愿者教师陶梦媛一路奔向彩云之南。一开始兢兢战战的她,经历了种种,感到就像回到了家乡一般。这连绵的山、轻盈的云、天真的学生、淳朴的村民像是等了她好久好久。
查看详情
渴望逃到“远方”,我却在支教中发现了“附近”
渴望自由与“远方”的2023级志愿者教师熊韧凯,选择来昭通支教。在这个过程中,他却收获了“附近”和“日常”。这让他从世界为何如此的恨之中得到解脱,也体验到一种具体真实的爱。在这里,他也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旷野”。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心灵成长史,看看他如何与孤独和解,并看见自己、遇见爱与改变的……
查看详情
原来真实的支教和我想象的并不一样
带着对孩子们的想象开启的两年支教之路,却在这里看到了最真实的孩子和乡村。2022级志愿者教师赵妮放下了自己的审视,在日常的点滴交流中,在细心的观察中,在认真的倾听里,走向孩子们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原来孩子们有自己坚定的想法,并不是她想象地那般自卑敏感。
查看详情
志愿者说 | 成长似乎就是一瞬间的事
莫丽,为中国而教2022级志愿者教师。莫丽在天威苗圃希望小学支教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不同的景色:春日的草长莺飞,夏日的落日晚霞,秋日的层林尽染,冬日的白雪皑皑。这是她怎么也看不厌的风景。在感受到孩子成长的时刻,犹如一丝黑夜中擦出的火苗,在莫丽的心中瞬间点亮了万盏灯火,照亮了她,也照耀着孩子们。
查看详情
村小运动会:他们的笑容如章,我将其佩戴胸膛
黄一零,为中国而教2022级志愿者教师。在黄一零任教的英家小学,保留着每年一届的运动会传统。尽管没有完备的体育设施,没有人声鼎沸的热闹,没有浩浩荡荡的队伍,但别无二致的是运动员的热情与观众的欢呼。一场运动会,是老师们为孩子精心准备的礼物,孩子们用热情与活力留下了师生难忘的共同回忆。
查看详情
“神秘课”,孩子们的百变秀场 | 村野诗画
黄丽岛,为中国而教2023级志愿者教师。身为一个i人,让丽岛最放松的状态就是沉浸在手工的世界,所以支教的第一个学期,丽岛想通过手工课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操作的能力。一学期过去了,孩子们将手中的纸张变成精彩的手工作品,尽管他们对折纸已经不再陌生,但学生们仍愿意将这门课称为”神秘课”,孩子们的举动也让丽岛对这个课程有了更多的期待。
查看详情
写字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教育创客
陈武,为中国而教2021级志愿者教师。“墨韵硬笔社”是支教第三年的陈武在云南省巧家县塘子小学开展的教育创客项目,他在任教期间发现班级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而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足够的工具进行写字训练。通过开展创客,学生进行持续的控笔训练、笔画练习和书写积累,能够独立完成硬笔书法作品。
查看详情
志愿者说 | 成长的秘密摇曳在山间
宋浩,为中国而教2022级志愿者教师。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轨迹,在雨水中,在土壤里,适时浇灌与松土,他们会坚强地生长出自己的生命力,在山与云之间。让我们一起透过宋浩老师的文字,感受学生成长的秘密。
查看详情
支教初体验 | 改变从写字开始
王帅杰,为中国而教2023级志愿者教师。23年8月,帅杰来到云南巧家县小米地小学,展开为期两年的支教。如何用心看见学生,慢慢靠近学生,进而走进学生,就从最简单的写字开始吧……
查看详情
志愿者说 | 家访,一座抵达孩子内心的桥梁
孔维琛,为中国而教2022级志愿者教师。支教的第一年,在与孩子们的长期陪伴中让他意外地看到了家访的重要与意义。那些过往的寂寞与无奈,也在遍撒的阳光下得到一些消融。
查看详情
支教初体验 | 我与孩子们的双向奔赴
匡怡馨,为中国而教2023级志愿者教师。支教四个月以来,面对五年级教育教学的各种挑战,她没有退缩,没有选择安于现状,而是毫不保留地投入了自己的心血。时至今日,匡怡馨的努力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她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
查看详情
丁石:我的社工地图|读人计划
丁石,为中国而教2018级志愿者教师。分享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心路历程。她与孩子们建立深厚的关系,虽受到公益人的启发,却在转型社工后面对服务对象时陷入情绪困惑。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揭示了社工与服务对象关系的迷局。点击阅读,一同探索她成长之路的故事。
查看详情
看见支教的真实:从无奈到破局
两年支教之旅,让2021级志愿者教师李雅丽在乡村看到了很多在象牙塔中未发觉的真实。
查看详情
彝良静夜思 | 支教是我漫漫迷途中的一所归处
本文作者王松,是为中国而教2022级志愿者教师,任教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树林乡管坝村管坝小学。本文记录他返回管坝小学夜途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回顾过去,他也从一个问题少年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的支教老师;展望未来,希望他的学生在他的教导下也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
查看详情
太阳观察员 | 我们与“折纸达人”的小确幸
张越是为中国而教2021级志愿者教师,支教于湖南省安化县羊角塘镇柘木小学,她的班里有12个孩子,一节折纸课后,张越略带害羞地邀请孩子们写下他们眼中的自己。原来在不经意间,孩子们也在悄悄地观察老师。 他们用稚嫩、灵动的话语,诉说着对张越的喜爱——严格的、温柔的或是害羞的,老师喜欢的事,还有认真和他们说过的话……她就像一束阳光照亮孩子们的眼睛...
查看详情
星星收藏家 | 日将月就,记录每个孩子的成长
本文作者张越,是为中国而教2021级志愿者教师,支教于湖南省安化县羊角塘镇柘木小学。 张越是一个大自然的“观察家”,她喜欢乡村的山林、花朵和虫鸣,喜欢记录皎洁的明月和点点繁星。张越更喜欢班级里的每个孩子,12个孩子就像12颗在田野里奔跑的星星,张越像一位“星星收藏家”,用细腻的情感和温柔的笔触收藏着每颗星星悦动的时刻,耐心地陪伴他们的成长。
查看详情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