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教育共度的长久时日中,有的人想着逃避,有的人想着得过且过,有的人选择改变方向,有的人选择了坚守中改变,选择了不忘“初心”,于是他们怀着对于教育的那份儿心,一直努力着,与度日者不同,与逃避者迥异,差别于匠人,只是因为他们不忘“初心”。
——李荣来
初见山清水亦秀!?
自从四年前选择了免费师范生,教育也就成为了我的另一半。说起到学校工作,犹如是去女朋友家见家长一样,心里是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终于要见到女朋友的娘家人,可以好好地了解下女朋友以及她的成长经历,心里有着许多的美好憧憬。忐忑的是与娘家人能相处得好吗?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如何?我能做些什么?他们能接受我的观念、我的行为方式吗?就在这样的心情下我踏上了昭通市民族中学支教之路。
初见的兴奋夹杂着优雅的期待,觉得是恬淡而幸福的,对于学生那份怜爱,也许还会有一展拳脚的豪情,即便是被安排住板房,即便是脏乱差的环境,都挡不住青春的张力勃发,挥斥方遒,指点民中,激扬青春,也许还要有点儿阳光,在加上些温暖的风,这样似乎就美好得温暖而和谐了,而事实是那天并没有阳光也没有温暖的风,只有怀着复杂心情——兴奋的或者忐忑的一个年轻教师到了民族中学。
众里寻他千百度——现实教育的复杂与困境
于是支教生活正式开启,脑子里那许多的设想将接受现实的检验。吃穿住行是摆在眼前的头等实际问题,于是我们便住进了两个人一间的狭小板房,坑坑洼洼满是灰尘杂物的水泥地板,镂空的床,破败得嘎吱作响的门,5W的电灯泡,生锈的水龙头,要走半里路的厕所。面对这样的现实,热情的期待遭遇了现实的冷遇,有的人开始抱怨,而有的则是淡然一笑,这也许是个不错的经历。
于是我们便把期待转向了学生,刚找到学校的老师,我们便被告知马上到教务处、办公室帮忙,一切有些突然,但就这样迅速地推进了,这告诉我们这就是高中的节奏。再接下来就是两周的听课,老师的讲授没有那种精妙,甚至可以用乏味来形容;班主任的管理也没有春风化雨,大多是强硬权威、严刑峻罚;而老师们的谈论话题则不是教育教学,或者是学生管理,更多的是办公室政治或者是消遣娱乐、麻将饭局;而且甚至学生连午休都被要求趴在学校的课桌上统一进行,学生似乎成了生产分数的工具。
学生的顽劣,基础的薄弱,缺乏感恩以及责任感等等,甚至有个学生的家长在办公室给学生下跪,到底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惩罚、教育学术与现实的脱离、教育对效益和经济的过度追求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扭曲度;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回宿舍,改作业改到肩膀酸软,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高中的强度;学生的调皮或者说多元,课业学业的练习都让我们感觉到高中的难度;学生的可爱与纯真,同事的关心和帮助又让我们感受到高中的温度;那一声声“老师好”和期盼的眼光让我们感受到了高中的热度;学生的青春活力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高中的力度。我想就在这种夹杂中流转,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十年,最初的激情斗志消退,平淡、繁琐开始显现,困惑开始爬上心头,懈怠开始蔓延,温热也不再,于是有的人只是懈怠地忙碌于事物,思想和意念被事物所肢解,或者就是纯粹懈怠,不管是思想态度还是行为上都如此。
忘记了最初的那些信念、斗志以及对于教育的那些承诺,进入到“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状态,于是一切就进入了停滞,动力开始阻碍,成长为卓越的阶梯开始模糊,无聊以及庸俗化产生,也就不会再在专业上精进,这种状态下的前进就只是机械重复匠人的养成,而不能推动教育人的生成,没有对于教育的理念的指引,没有对于教育的真心,就像是没有了爱情的婚姻,整个被这种框架所束缚,成为一个打结的网里的一根纤维。
“三心不忘”
细细想来,为何初见都是美好而和谐的,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是“虚心”。最初时互不了解,大家都是谦虚而尊重的,但渐渐地双方熟悉起来,内心对彼此的尊重消解,虚心荡然,狂妄显现,开始数落彼此的不是,不满抱怨,忽视了许多美好,不思学习,不思进取,自满自足,不会自我反省,开始自我感觉良好,这就为自己埋下了腐朽的墓碑。古今先贤都是虚怀若谷的,苏格拉底宣称自己一无所知,孔子日三省吾身,老子则说上善若水,乔布斯则坚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我想虚心才是我们前行不可丢的路标吧!
在与教育共度的长久时日中,有的人想着逃避,有的人想着得过且过,有的人选择改变方向,有的人选择了坚守中改变,选择了不忘“初心”,于是他们怀着对于教育的那份儿心,一直努力着,与度日者不同,与逃避者迥异,差别于匠人,只是因为他们不忘“初心”。他们有精湛的技艺还有温厚的理念,技艺的绝伦,人性的光辉都在他们身上显现。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做学生时知道什么是好老师,做老师时却不明了;做孩子时知道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的爱孩子,但做了父母时则不然;做下属时知道怎样的领导让下属爱戴,但做了领导后则让下属敬而远之。也许皆是已忘“初心”,当你想要离开想要放弃时,想一想当初你为什么走到了这里。
还需要的是“雄心”,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最初时谁都是豪情万丈,斗志昂扬,但遭遇到现实的复杂困境之后,许多人都怠惰了,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了方向,忘记了“初心”忘记了“虚心”,更没有了“雄心”,现实总是比想象的要来得困难和复杂,望而却步,或者浅尝辄止者众,所以更需要勇气信心!只有不忘“雄心”,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也!
诸多道理,人人都觉得浅显,只是往往,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却难以控制,似乎这些说起来都那么的浅显和平直。明白一个道理就像在中国地图上标注京九线一样简单,但行动起来就如要步行京九线一样难,不但路途艰险孤独,还时常有个声音告诉你“上来坐火车吧!“于是很多人就在中途上了火车。有的人选择了前行,与教育的那份初心前行,也许路很长,也许路的尽头不如你所想象,还是请往前行,只为教育,只为“初心”保持“虚心”,不忘“雄心”!
李荣来
(2013级未来教育家项目成员,任教于云南省昭通市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