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银坤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组一级教师。2001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人文学院,2004年荣获“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评选一等;2011年获得扬州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学位;2013年7月获得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称号;所撰写的论文曾荣获全国圣陶杯论文评比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扬州市运河杯论文评比一等奖;2014年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现为未来教育家项目”扬帆伙伴计划“导师。
不要被自己的优越感打败
吴玉洁:1991年出生,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现于陕西省商南中学任教高一数学
方焕君:1990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现于陕西省商南中学任教高二语文
胡阿楠:1991年出生,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现于陕西省丹凤中学任教高一化学
巩凤娜:1991年出生,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现于陕西省丹凤中学任教高一语文
他们,这些年轻的面孔,全都来自于六所国家部属师范大学。
你们,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都来到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学校教书。
我们,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从业者,全都预备把自己毕生的心血交付给孩子们。
在吴玉洁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众数”、“平均数”、“中位数”这些绕口令般的数学概念被讲解得条分缕析、一丝不乱。
在方焕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认识了轻率急躁的子路、谦虚有度的冉有、委婉曲致的公西华和高雅宁静的曾皙。
在胡阿楠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欣喜于老师娴熟的实验技能,更惊喜于六十多位学生对知识嗷嗷待哺般的渴求神情。
在巩凤娜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欣赏了风雨忽至时子瞻的吟咏自若,仕途多舛时中国士子的任天而动。
这些毕业于六大名校的免费师范生在乡镇中学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学养丰厚,他们风华正茂,他们的前辈也许跑完了终点,还没有追上他们刚入道时的起点。
于是,方老师很难在这样的小县城找到一个能与她的学养、气质相匹配的男孩。
于是,胡老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已让所带班级成为同层次班级中的佼佼者。
可是,在你的人生坐标轴上,你将用三十年时间划出的是一道单调递增函数,还是一道单调递减函数,这与你三十年间所持有的心态息息相关。
《论语》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卫国大夫蘧(qú)伯玉派一位使者访问孔子。孔子问他:“蘧伯玉他老人家干些什么?”使者回答说:“他老人家想少犯些错误却还没能做到。”
蘧伯玉的另一则故事也许更加著名。在一个暗夜里,他驾车行进至宫门,却也要如白天一般,停车下来恭恭敬敬地向王宫行礼,然后再上车继续前行。
能在无人可见的暗夜里下车行礼,是一种谦卑,是一种修养。
能在无人可及的道德高度上继续反躬自省,则是一种超然,一种凛然。
如果你的内心有一种虔诚,便可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如果你已经独步武林,独孤求败,就不要总是微笑自得地俯视大地,而是应该更加庄严虔诚地仰望星空。
打败我们的往往不是这个貌似强大的世界,而是我们心中那个无处隐遁的优越感。
淹没你的不是水本身
在这次探访活动中有两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场景一:在商南中学的学生交流会上,有一位男同学听说我们来自扬州,就大声地问:“扬州有美女吗?”
何锦豪老师也大声地回答:“当然有啊!可是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这位男同学接着说:“当然有关系,只要有美女,我就去考那边的大学啊!”
何锦豪老师说:“很好,因为一个男人最初的梦想总是从女人开始的。但你可不能把女人当做自己最终的梦想哦!”
这里的孩子答不出“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下句是什么,但是他们知道扬州自古出美女。
于是我们就必须嘲讽他们不够高雅,不够有内涵吗?
老师当然有嘲讽学生的资格,但好的老师绝不这样做。
如果免师们的使命是来提升这里的孩子们的文化和素养,那么就让我们从和孩子们的对话方式开始改变吧。
场景二:在丹凤中学的班主任办公室里,一位30多岁的女性化学老师正在训斥两位订正不过关的女同学,原文已经无从复述,留在我脑海里的是夏天时遇到暴风雨时的情景:墨一般的乌云笼罩在女教师的脸上,老师凌厉的话语,像是夹着石子的狂风,冷飕飕地扫落了两位女学生的尊严和自信,两位女同学在这间坐满了老师的房间里站了半堂课的时间,像两片零落的树叶,一直在颤抖。
我们问巩老师这位老师为何会为订正的问题发这么大的火呢?
巩老师说,老教师说孩子没有好习惯,成绩都得靠骂出来。
巩老师的班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于是她和学生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巩老师问学生:“你们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吗?”
学生答:“喜欢啊,因为上其他的课太累,上你的语文课可以睡觉。”
巩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语文课就可以不听呢?”
学生答:“因为你问的问题在我买的参考书上都有答案。”
巩老师打消了骂学生的念头,她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一直在欺骗自己,以为老师的神圣职责就是来教育别人、改变别人,可是我们偏偏忘了最需要的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岁月是把杀猪刀,凌迟掉的是我们身上努力改变自己的勇气,我们以为熬到一定的资历,就可以像那位女教师一样,对学生想怎么训就怎么训,想训多久就训多久。学生被骂乖了,就可以出好成绩了。
老师当然有训斥学生的资格,但好的老师绝不这样做。
如果免师们的使命是来提升这里的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就让我们从减少课堂睡觉的人数开始改变吧。
没有好的学生资源,没有好的教育榜样。很多免师回到乡镇中学之后,都会觉得自己掉进了中国教育的深水区。
十年之后,我们可以向那些岸上的人抱怨说:当初如果不是掉进了水里,我也可以跑得很快。
可是掉进水里,你不会淹死的;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
掉进水里,你可以挣扎,可以划水,可以不停地往前游。
学着前面被水淹没的人的姿态继续这样活着,你注定要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