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我探索,从遇到为中国而教开始

43dffb1ad92ae9688c5a2fc808f1cc12.png

「2023年,于我来说,很有意义和价值,因为这一年是情绪觉察与自我追寻的一年,对“我在追求什么?”“我的人生意义?”“我要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进行了追问和思考。」


「坦白来讲,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这些问题都太大太空泛了,甚至有些思考没有意义,有时会陷入内耗。」


「直到我偶然间在朋友圈看到了为中国而教“未来教育家”招募的文章,便大胆报名,期待在鲜活可爱的生命中寻找答案,享受与自己对话,和世界交手。」


在乡村教书或许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2023级未来教育家晏雪荣会用真实的感受与行动来缓和。让我们一同与雪荣一起,眼有目标,内有动力,心怀理想,只管放慢步子,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eaaf5e3d62f1f1a0fbd3aceb0176ec54.png

谈到真实,思绪便拉回大学,回看大学四年,其实是缺少自我的,一味地想要证明自己,于是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忙碌着,再用一个个满意的结果刺激强化,进而持续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会对负面情绪产生“负罪感”“愧疚感”,甚至不允许自己产生情绪。同时,我会将大众的、理想的、完美的、别人期待的标准作为自己的,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人,好满足所有人对我的期待。我发现我不能说出某一件事情于我而言的情绪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从我嘴里说出的那些“意义”“价值”,是一个从小接受应试教育的人所认为的“参考答案”。

我还记得之前参加乡村夏令营面试,面试官问我,你为什么参加夏令营,我结合乡村振兴回答地很漂亮,可是,那真的是我参加夏令营的原因吗,不完全是,我最初的念头就是觉得有意思,想去试试看,与乡村儿童接触应该很好玩。可是这样的原因,我害怕不通过。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自我认知的混乱后,我才有意识地提高自己感知生活的能力,关注“人的感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慢慢接纳自己真实的情绪,哪怕这些情绪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好。

直到去年,大兵哥(未来教育家项目负责人)面试我时,问我为什么要申请“未来教育家”项目,我坦诚地回答:其实我现在也没有想清楚原因,但是我相信我会有收获的。面试结束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我便收到了面试通过的邮件,很开心,为中国而教接纳真实的我。

4346ed627f84acf632c9aa0640ca9a79.png

为中国而教的包容性和独特性,不断激励我自我觉察,并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叫自我关爱。


(一)自我关爱也是一门学问 


自我关爱是什么?如何有效进行自我关爱?对于之前的我来说是回答不了的,直到我参加了为中国而教组织的正面教育主题培训以及日慈组织的自我关怀主题线上交流会,才对自我关爱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在麦麦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上,我知道了老师首先得要是自己,在好好关爱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真正做到“用心教书,用情育人”。此外,麦麦老师还给出了很多关爱自己的方式,例如设置“特别时光”,这让我很受益。在日慈组织的自我关怀主题线上交流会上,我发现原来陌生人之间也可以有自己安全的空间,并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联结,只要你确定当下安全舒适,完全可以将自己深埋于心的想法和令人苦恼的“麻烦”倾述出来,相信我,你会收获到意外之喜。


d892d80ce85274fdc613c79e94a3ddf0.png

自我关怀主题线上交流会

daf132aba67e148d62421cb66f027de4.png

正面管教主题中期培训(重庆)


(二)大自然疗愈最得劲 


大自然是神奇的存在,可以接住你所有的情绪,请多多拥抱大自然吧。


2023年,我爬了翠屏山、徒步10km爬上三峡之巅、游览仙狮洞以及徒步40km夜游北京看升旗……这些经历,让我深感人类的渺小,使我的心胸变得开阔起来,让我觉得一切困难和挑战都不会轻易将我打倒,我是一棵挺拔坚韧的大树。


66d8022f203fedc6346d09f1379c2608.png

三峡之巅登顶

(徒步10km)

affee0ddabfbe464f665406cbab9382b.png

夜游北京

(徒步40km)


(三)内心充盈才能外显于行 


自我关爱让以前那个被束缚起来的、自己都注意不到自己的“我”完整了,自由了,我从透支身体负荷工作到学会取舍学会拒绝、从休息“有罪”到劳逸结合、从在意他人眼光到内心坚强、从苦于寻找交流话题到较为轻松与人交流……生活本该如此,酸甜苦辣,都是经历,不要只看应不应该,正不正确。


心怀理想,眼有目标,内有动力,只管放慢步子,体验属于我的人生。

4b6cfdcb968cef7ad40e88431c7eefc4.png

我学的知识告诉我,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转移不断发展的人。我处的环境告诉我,成绩是最重要的、课外活动要给语数外让步、学困生管了也没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靠真实的感受缓和。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看到了很多真实的存在和感人的成长。


(一)进行真实的对话 


2022年9月,我接手了万州区茨竹小学五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一周的磨合,我发现班上学生不爱交流,没有自信,表达能力差,因此在机缘巧合下我与大学生陶行知研究会秘书处唐梅学妹取得联系,决定合作举办“陶信封”主题活动。


十月初我们敲定策划,十月中旬,我们班每一位学生都收到了3封来自重庆三峡学院的大学生们用心、用情写的信。收到信后,整个教室没一个人讲话,孩子们拿着信看了很久,于是我抓住教育时机,鼓励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信件,孩子们兴致勃勃,一个接一个登上讲台进行分享。


04ee5d84bfd2b53b219d4f05730a031c.png

孩子们写的信

90db46e891496309eb08b0462ef2b4f2.png

孩子们认真读回信


(二)表达真实的情感 


考虑到我班学生表达能力较弱,习作水平较低,因此2023年9月我便在网上申请了“是光”诗歌课程,每周给学生上一节诗歌课,目前效果尚佳。十月初我们也收到了“是光”诗歌准备的开学大礼包,每个孩子都有一本专门写诗歌的本子,以及一本诗歌集。孩子们拿到诗歌本非常开心,因为这个本子成为了他们肆意表达自我情感的秘密基地,获得了以前没有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d0728a100a66a4d054a5e04d78863de9.png

上诗歌课

9713967a08ab2a44244e1c38786ab020.png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诗歌


(三)看到真实的个体 


小伍同学是一个学困生,他读五年级的时候一学年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起初我认为学生不跟老师交流是有问题的,所以我非常着急,不断找他谈心,想和他拉近距离,结果适得其反,他非但一句话不说,还看见我就躲,后来通过阅读《教育机智》和询问班上同学,了解情况,我才知道这位同学在我来之前因为成绩差,非常抗拒学习,我自认为的关爱其实是一种困扰,或者说是一种控制,因此小伍选择沉默不语进行自我保护,同时试探我对他的态度。


后来,我不再强迫他跟我交流,只是默默关注他,用关爱的眼神和拍背、摸头等动作代替强制性的交流。


直到这学期,某一课堂,我组织学生开小火车读词语,到小伍的时候,没想到他竟然站起来将词语读了出来,全班同学自发鼓掌,我也非常开心。慢慢的,小伍愿意和我说话,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这是我之前从来没看到过的。这是因为我尊重真实的他,用他喜欢的方式让真实的他被看到。


小李同学是一个性格敏感的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生气拒绝学习,经常让我下不来台。有一次他在课上玩,我随口说了一句,你把笔拿着写写字吧,结果他竟然真的把笔拿着写字了。事后,我突然意识到,他或许是一个缺少关爱,渴望得到老师关注的学生。后来,我用正面的话激励他表扬他,使他重获自信。


第一次上诗歌课时,他非常认真,一连写了三首诗,我也在全班表扬了他三次,还发动全班同学一起表扬他。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收到了两朵路边的野花,最开始我以为是班上的女孩摘来送给我的,结果听办公室的老师说,他一大早就在学校门口等我,因为我在食堂吃早餐,所以等到快早读的时候他才不得已将花放我办公桌上,我听完之后感觉心里暖暖的,让我感受到了我一直在追寻的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


c50bdef188195dc88d49f45e7e66a34c.png

小李送的花朵

46c95d0ea45d749dfa4454be37bc7803.png

小李课堂上写的第三首诗


纪伯伦曾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


朋友们,只管感受真实吧,你的人生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如果有阻碍,或许可以从成为未来教育家开始。